2.2

选定一个学科领域,以全部精力、兴趣钻进去,在探求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新的兴奋点,眼睛始终盯住国际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不但求与世界一流成果并驾齐驱,而且舍命争先,这些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我们年轻一代科学家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共同内在素质。这一素质尤其体现在我最近有幸结识的粒子物理学家、在宇宙学研究领域中硕果迭出的李新洲教授身上。

我与李先生虽是初次见面,但对他却早有所闻。他之出名不仅在于最近新闻界科技记者的追踪报道,而且始于文革之中。一批“基本粒子迷”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拼命读书,办地下讨论班,介绍、讨论国际上理论物理学的最新进展。这段历史后经新闻界的披露,遂成为称颂中国知识分子即使身处逆境,依然信奉、探求真理的铮铮风骨的一段佳话。这批“基本粒子”迷日后多数成为我国理论物理学研究的主干。李新洲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时年他仅26岁。回忆起这段往事,这位毕业于复旦数学系,后成为当时(1987年)复旦最年轻的教授;现为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的李教授动情地对我说:“我的PhD是在插队(李先生大学毕业后去崇明插队二年)及以后的地下讨论班时打下的根底。我在大家不想读书的时候,钻了进去,当一旦需要知识时我占了点便宜。”

李先生快人快语,在我坐定片刻,即向我介绍了他近日的一个兴奋点,“昨晚(1990年2月20日),我在整理一篇文章:《爱泼斯坦ζ函数和P - 胚的时空维数》。这篇文章是讨论膜的时空临界维数的,这是我们最近的一个兴奋点,这一个工作是青年物理工作者史新和我一起完成的。在此之前,搞我们这一行的都知道超弦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理论。超弦是一维宇宙客体,一维宇宙客体的扩充是膜。众所周知超弦的临界维数是10维,玻色弦的临界维数是26维。膜的临界维数由日本人Kikawa和Yamasaki证明须为非整数维数,这→结果已为世界公认。我们反复思考后,认为这两位日本人的证明至少不够全面试图推翻他们的结论,这需要用到ζ函数。正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lford Actor教授来我所访问,他是国际上著名的ζ函数权威,我们就请他讲ζ函数。在讲的过程中,我们发觉困扰着P - 胚临界函数的正是他所搞的东西。Aotor教授为我们介绍了1906年原文为德文的Epstein的论文。该论文引入了一种新的称为Epstein的ζ函数。出于我们的意料,也出于Actor先生的意料,用p函数竟能推翻上述日本人的结论。那两位日本人的证明用了一个太严格的假定;即膜必须是等边的,为什么他们不用不等边假设呢?也许他们不知道Zp函数。我们知道,Np函数和Zp函数有关系用完全的Zp函数可以算出不等边膜,不等边膜算出后,用完全不等边膜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最终的临界维数解析武出来后还要上机,通过计算机,我们计算出对开的膜来讲,从四维到十四维都是可能的,但边长要取适当的比值。但若膜是闭合的(闭膜),则从五维到八维都是可能的。这就完全推翻了Kikawa和Yamasaki的结论。”

看得出,李教授对刚刚获得的成果十分高兴,尽管他昨晚为整理这篇文章的英文稿还开了夜车,但一谈起这一工作的价值,他多少有点激动地对我说:“我们证明2维、3维客体的背景时空的背景维数可以是整数维,这就为统一理论又提供了一个候选者。另外,既然膜的两条边必须成适当比例,如此才能成为自洽的理论,这就提示了某种新的机制,即几何必须量子化;其三,我们这一工作对代数数论本身也证明了一个关系式。我们定义了一个Np(S)函数,并导出了它Zp(S)之间的关系式。”

随后我请李先生再介绍一下他及他们所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过去我搞经典,得到一些比较好的引起国际上兴趣的结果,最近转到量子宇宙学方面,这方面比较时髦的一个课题是‘蛀洞’(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请参见《科学》杂志1990年1月号)。接下来,他的打算是,第一,想在‘膜理论’方面大干一场,‘膜理论’是现在极受关注的一个方向。我们已有两篇这方面的论文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Physics Letters、Physics Review);已完成的也有两篇;第二,要对膜的临界维数成果作进一步的完善、扩充;第三,我过去在磁单极方面做过许多工作,最近又有些新的想法,正在考虑由磁单极产生的宇宙学效应问题;第四,我们将用场论方法研究高温超导理论。干我们这一行的应该永远拼命,一旦稍一懈怠,世界就变化了。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搞我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的人如同时装设计师,我们的工作都不是以年计算,而是以月计算,稍一松弛,就会被科学发展的潮流所淘汰。”

我乘采访的间隙,请同时又是华东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的李先生谈谈不少读者都想知道的该研究所的情况。“这个所建立于1989年6月5日,现共有9人(其中研究人员7人),我们每天都收到希望来所工作的推荐信。我们打算等人员扩充后成立三个研究室,即粒子物理室,宇宙学室、凝聚态室。”“那么”,我问:“作为一个新研究所,在人才培养方面,您有何考虑?”“我对年轻人说,我们所的提职称不受年限支配,凡在国外杂志上发表5篇文章的可以提讲师,发表15篇的可以提副教授。”李教授和盘托出为政方针。

很巧,我去采访的那天下着大雨,无人来打搅我们,我们谈得很长、很长。

李先生令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有敏锐的眼光,这不仅指他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进展如数家珍,也反映在他对是非问题、大政方针的把握上有总体的正确估计。四十几岁的人在国外搞理论物理这行的当属难有作为之时了(国内的学者因文革之故一般以减去10岁计算),而李教授却时时、不断产生学术见解上的“兴奋点”,继之是废寝忘食地与同行讨论、演算、推导,直至有满意的结果。李先生至今已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30篇论文。在李先生看来,一个在学术见解上无所兴奋点的人很难在学术上有所作为,而这兴奋点之力源则基于深厚而广博的知识根底。也许搞宇宙学的人天性易于“兴奋”?还是让我们来听听李教授的见解吧:“宇宙学是人类实现洞察无限知识的愿望的一种强烈表现,宇宙学在迅速地发展着。今天的宇宙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复杂的常常也是迷惑人的图景。这一图景使我们激动不已。明天,在通往宇宙奥秘的道路上还会发现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