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金秋10月,笔者受中国农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的派遣,前往美国农业交流委员会研修。现将在美了解到的美国农业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美国农业生产的现状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然而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农业大国。据89年度农业部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现有可耕地1. 558亿公顷,合23.37亿亩。各种大小农牧场215万个。农户220万家,其中包括与父母分居独户,但合营同一农场的无耕地农户。农村人口500万左右,包括居住在农场,但工作在城里或在农村但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村居民。据近年资料完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不足300万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2%,平均每个农民占有耕地千亩。
土地像其他生产资料一样也是私有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地价在不同地区变化很大,高的可达6,000多美元一英亩(1英亩合6.07亩),低的不足200美元。但由于近年来农业生产出现了过剩的趋势,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下降,地价包括房地价也呈下降的趋势,除东北部若干个州以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从80年代初以来已平均下降了30%。
由于高度的机械作业,生产效率比较高,除了1988年全国大旱粮食严重减产以外,全国的粮食年产量一直保持在2亿吨上下,1989年平均每个作物农场产粮160吨。自70年代初以来,平均年粮食出口量1.15亿吨,约占世界粮食市场的50%强。大豆年产量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可达70多亿美元。棉花年产量260万吨,常年出口100 ~ 130万吨,约占世界棉花市场的25%左右。畜牧业也十分发达,肉类(包括猪、羊、牛、禽)年产量2,500万吨,牛羊猪年饲养量2.15亿头,牛奶年产量1,000亿磅。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575磅。
然而,面对绿色革命在世界各地陆续兴起,为了保持其在世界农业中的统治地位,为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尽管美国农业已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便是美国农业发展的明显趋势。
二、美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农业的发展趋势集中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农业生产日益国际化 介入国际循环是美国农业发展的特征和基本条件之一。60年代初期发生的牛奶往湖里倾倒,大片大片谷粮在地里枯死无人收获的生产过剩情景对每个美国农民甚至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美国公民都记忆犹新。从那以后,美国农业跻身于世界市场便成为自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如80年代这十年中,平均每年农产品出口1.43亿吨。因此,美国农业的发展是与广阔的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的。
2. 农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场规模越来越大,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却越来越少。农场的种植业日益单一化,垄断程度越来越高。在1950 ~ 1987年的近40年间,全国农场数目已减少了60%。农场规模已从50年代初期的200多英亩扩大到80年代末的470英亩,增加一倍还多。
在农场数目日趋减少的同时,美国的农业综合企业也在兼并的浪潮中变得越来越庞大,数目越来越少。特别是肉类加工行业,这一变化趋势尤为突出。据农业部畜牧局1988年底的资料,当今美国四家最大的牛肉加工厂每年牛的屠宰量占全国的2/3,四家猪肉加工厂屠宰量占全国生猪饲养量的4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由40年代的2,900万减少到目前的600多万人,仅相当于60年代的1/3。农业劳动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从I960年的16.6%下降到目前的1.2%。但农业生产效率却越来越高,若以30年代中后期(1935 ~ 1939)的农业生产率指数为100的话,那么1950年则为177,1970年为565,1982年达到1,122,而1987年已超过1,300。农业经济学家们预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那些经营不当或效益较差的农场还将继续被淘汰或转产改行。至2000年全国最多只剩30万个农场。
3. 契约农业和农作物保险 契约农业的出现对发展美国农业和保障农场的经济效益起了很大的作用。与政府建立契约关系,实质上起到了计划生产的作用。既有利于政府安排生产和出口,也有利于生产者减少市场风险和得到政府的资金援助,如无息贷款和风险补助。1988年美国中北部地区各州出现了50年来最严重的长时间的高温干旱,明尼苏达州和北达科他州均有不少作物农场颗粒无收。受灾农户不仅有保险公司的赔偿,当时的里根总统还签发了40亿美元补助纳入联邦契约农业的受灾农户及其他一些重灾户。
而与那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大公司大企业建立契约关系,农民同样可以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减少风险,而那些加工企业又可稳定地得到所需要的原料。这种生产方式消除了许多不稳定的市场因素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因为农产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双方一般在播种之前就已定下了产品的贸易数量和价格。
国家实施作物保险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国家的救灾补助,减轻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同时也使一些生产条件较差的农户减少了风险。目前参加保险的占全国耕地的30%左右。
4. 应用新的农业技术 除了遗传育种、胚胎移植、激素调节、信息技术等众所周知的新技术开发应用并正在创造着奇迹外,人造食物、栽培方法及有机食品(或叫健康食品)等方面的技术也在研究和创造着奇迹。
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人工合成食用火鸡肉的探索性研究,这一新技术一旦成功,不用饲养火鸡人们便可享用工厂化生产的火鸡肉。另外,应用生物技术进行高质量蛋白质集约化生产的开发试验已在南方多点进行,如速生高蛋白鱼的浅水放养。
水栽植物研究在美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技术不仅为集约化生产某些作物开辟了途径,而且不需或仅需少量土地,对环境污染少,而且生产的食物新鲜卫生。
5. 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生物技术的进步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将不断地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改善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化农业的激烈竞争中,农民的唯一出路就是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改善投资效益。自从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农业以提高产量实现了高效益,但今后农业生产者再要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来实现高效益变得难度更大了。目前的出路一是在减少投入的同时继续提高产量或稳定产量(如采用高产抗性品种),二是提高投入量的使用效率。自从7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农业的投资成本在逐年下降,这些投资包括种子、化学药剂、土地和机械成本等。
三、家庭农场
美国的农业生产全部是由私有制的农场为单位的,目前全国共有农牧场215万个。生产规模十分悬殊,大的可达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小的仅上千亩土地。据1989年公布的资料,全国农牧场平均规模为463英亩约合2,810亩。
一般说来,加里福尼亚及东南方一带和种养业比较单一的农牧场,其规模较大,而蔬菜农场和圈养动物及种养综合的农牧场就普遍比放养的动物农场小。但也有例外,笔者曾访问过全美最大的——完全圈养的菜牛农场,全场有3个分场,总共占地11,400多亩,常年饲养菜牛50万头,全部实行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管理。
大型农牧场的主人并非都亲自参加经营,他们往往是大金融家或其他产业大公司的老板。常常租赁他人经营管理或雇用劳力进行生产。
在美国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夫妻农场,这里介绍两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
第一个是位于美国中北部明尼苏达州红河流域的阿里(Arley)农场,夫妻俩于50年代毕业于明州大学。妻子掌管料理家庭事务,不问农事。丈夫与刚独立门户的儿子共同经营一个种养结合的小型农场。儿媳在县城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秘书。该场的第一收入是奶牛业,常年饲养60头奶牛及近百头供出售的种牛和淘汰的菜牛。平均日产奶2,000磅(908公斤)左右。除干草、青贮和玉米粒自产外,奶牛还需适量配喂从市场上购买的高蛋白大豆饼粉,按鲜奶每磅收购价0.11美元计,仅产奶一项月毛收入就可达6,600美元。其次出售神牛和淘汰菜牛也是一大笔收入。
全场有350匹和500匹马力的大型拖拉机四台、卡车和小货车三辆及各种配套的播种、施肥/中耕机械,另与亲戚共有一台联合收割机。
第二个是位于中西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郊区的赖斯(Bice)小麦家庭农场,拥有可耕地3,000英亩,子女都已成人,在外求学和谋生。该场单一种植冬小麦,无其他经济来源。
一般在播种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液态氮深层施肥和化学除草,无灌溉条件,无中耕除草追肥等农活。9月下旬开始播种,夫妻两人各驾驶一台4 ~ 5百匹马力的拖拉机牵引一台犁、耙、播相结合的机械,一天各能作业80 ~ 100英亩。快则7天,慢则10天便可全部完成播种。由于自家没有大型收割机,故请收割公司代为收割,麦子除少量留种外全部出售,按1988年科州平均每英亩产值120.45美元计,那么1,500英亩便有18万元的宅收入。
四、前景广阔的业生物工程新技术
美国农业的飞速发展是与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分不开的,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展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作用尤为突出。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技术在优良植物个体的快速繁殖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如在土豆之乡的爱达荷州,应用这一技术,用芽及茎秆组织试管快繁优异的马铃薯个体比传统大田种薯繁殖方法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保证了无病毒感染的环境条件。细胞培养在名贵花木的快速繁殖中同样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动物方面,通过人为的方法促使良种母畜超数排卵和幼胚多次分裂以获得多个遗传上来源于同一母体的优良后代。其次,生长激素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牛用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肌肉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使肉用牲畜快生快长以及促进母畜的产奶量。这在美国应用了多年,据奶牛之乡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报告,奶牛用了生长激素后可增产奶25%。1989年,全国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已比1960年提高了36.6%,从⑼年代初的年产420磅提高到目前的575磅,平均每年递增1.2%。
木质素是所有植物的主要结构成分,也是最难分解的植物残余部分。但应用链霉菌属中的某些细菌能够分解玉米的秸秆、麦草以及其他的植物残余成为人们所需的醇类化学物质和丼他多种聚合物。这些物质在生产凝胶体、粘合剂、树脂制品和可降解的纤维薄膜及塑料制品等方面极为有用,也可以用作为农用化学品,如农药、化肥等有效成分缓慢释放的载体或保护剂。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在分离鉴定、改造利用豆科植物高效固氮新菌种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于1988 ~ 1989两年在北方的威斯康星州进行大田示范试验。
利用微生物研究新的一代高效杀虫剂其前景更为广阔。玉米螟虫是美国主要作物玉米的最重要的害虫。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4 ~ 5亿美元,农药成本多达5,000万美元。但这一寄虫可望得到有效的防治。美国遗传基因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已从一种芽孢杆菌中分离到一个能使玉米螟致死的毒性基因,并把该毒性基因转移到了一种能侵入到玉米植株维管束内繁殖,而不危害玉米生长的内生微生物当中。这种内生微生物携带那个毒性基因在玉米体内产生一种对玉米螟致死的蛋白质。当害虫吃下植物体内的有毒蛋白质而死亡。
在征得联邦食物与药品管理部门许可的情况下,该公司从1988年开始在马里兰州的农业部实验基地上进行大面积安全性试验。去年又扩大到伊利诺斯州、明州和内布拉斯加等州多点进行安全性和其他技术配套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基因只能存活于生长的玉米植株体内,随着植株死亡而自然死亡。既不转入同一大田的其他植物,也不在玉米籽粒中残留,清除了毒性基因残留的顾虑。据目前的试验进展,这一技术能在1992年全面投入生产应用。施用方法十分简便,只要拌种下田即可。
美国还有不少生物技术实验室在研究病毒及真菌制成生物杀虫剂的可行性。如爱达荷大学在研究某些病毒的基因组成,试图通过某种载体手段,让毒性基因进入多种害虫体内,并进行自身表达,杀死害虫。为使所利用的真菌毒性基因能在土壤和水中持久存活和适于基因转移。科学家正在诱导突变,以选择高效的突变体。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其应用同样十分令人瞩目。在植物病毒诊断方面尤其是对一些疑难病害的诊断十分正确和简便。在动物方面应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在母畜受精后20天之内正确而及时测定出来。
科学家们还在研制用于其他动物或植物病害诊断的新型单克隆抗体。
五、丰富多彩的花卉产业
美国的园艺业十分兴旺。自从1982年以来全国花卉园艺业的销售总额平均每年以10%的幅度飞速增长,占全部农作物销售总额的10%左右。1988年的销售总额高达69亿美元,全国人均33美元。
目前全国共有8,901家花木生产公司,拥有现代化全天候纤维玻璃温室56,535亩,这些温室采用中空的纤维玻璃、能抗震抗冰雹,采光度好,保暖性强。此外还有大批季节性的简易温室和近20万亩的露天花木生产基地。据1989年调查,全国最大的100家花木公司拥有温室和露地在内的生产面积32,000亩。平均每家320亩,按1989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平方英尺各种花卉苗木的批发产值2.79美元计,每亩温室年产值高达近2万美元。
大型花木公司的生产从种子播种到幼苗移栽均由机械作业。温室内自控恒温,弥雾保湿,或人工喷浇。培育花苗全部采用复合土,其容积比例为1/3泥土、1/3泥炭藓、1/3粉碎型泡沫塑料和石灰粉。
生产内容包括花卉园艺和环境园艺。花卉园艺的产值占1/3。首先是切花,如香型月季、香石竹等。第二是盆栽开花植物,如菊花、杜鹃花、百合花、一品红、非洲紫罗兰等等。第三是花坛植物,如天竹葵、矮牵牛及形式多样的吊篮花卉植物和各种蔬菜幼苗。第四,观赏植物是个大类,既有木本、藤本、草本,又有热带、亚热带植物。
环境园艺主要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牟的鳞茎类植物、草坪草、绿化苗木及圣诞树等等。虽种类不多,但与室外环境的美化十分密切,其产值高达整个花卉园艺业的2/3。
花木的销售渠道十分繁多,不仅有专业经销各种卉苗木、瓜果种子、农药肥料美国人称其谓Nursery的苗圃店和经营单一的花店,而且几乎所有的各类食品、百货超级商场均有专门的花卉柜台,不仅使商店显得五彩缤纷,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而且扩大了财源招徕顾客。不少花卉公司还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在美国本土及邻加拿大、墨西哥等邮政快递服务网遍布的地方,一夜之间,亲友便可收到从邮局寄来的鲜花,美国的顾客还可告诉花卉公司收花人的国籍、住址、姓名、电话号码和收花时间,花店便于当天晚上致电国外某地的分公司,收方准能在一天之内收到一束美丽的鲜花。
在美国各种花木的价格远比食品之类的生活用品贵。一束鲜艳的香型月季花一般要15美元,但在母亲节及3月14日的情人节(也叫鲜花节)前后,高达40多美元。一盆鲜花盛开的吊篮批发价10 ~ 15美元,一坛由各种花卉组成的直径约50厘米的大型盆景零售价60美元。而一条美国人老少皆欢喜的牛仔裤才19 ~ 21美元。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国,但也是一个花卉进口的大国。1988年全国用于花卉进口支出4.51亿美元。进口的花卉绝大多数是切花,主要从哥伦比亚、荷兰、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进口。
六、造林绿化意识及美化生活环境
这里不说加州世界闻名的美洲红松林,也不说北美洲最大的落矶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大山脉连绵不断的茫茫国有林海和星罗棋布在一望无际大平原上的片片原始林,只要看一看公共场所及城乡居民住宅四周的优美环境足可让人深感惊讶。
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内及在郊区的住宅区中几乎所有建筑物的周围或是绿茵茵的草坪,或是百花争艳的花坛,在大小马路两旁及中小学校的活动场地均是切割整齐软绵绵的草坪,任凭你滚爬摔打可说是一尘不染。在美国除少数住高层建筑的公寓户外,全国约有77%的家庭住带有花园或草坪的独家独户的小别墅,除了严寒的冬季以外,常年处于鲜花绿草的环抱之中,让人尽情欣赏和享受优美的生活环境。
但要种植和护养好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环境也确是一桩不易之事,不仅需要每个家庭投入一定的劳力,每年还要花一笔不小的开支。草坪每周需要用割草机切割一次,还得每年施1 ~ 2次农药防治病虫害、需要浇水和施肥。在北方由于气候干燥,每天早晚必须各浇一次水。绝大多数的草坪和花园中埋有自控定时的伸缩性喷雾装置进行喷水施肥,喷雾时,喷管会自动伸出地面30厘米左右,作圆周形喷洒,到时后,喷雾装置会自动停止并缩回地下。
据1989年美国花卉杂志称,全国9,110万户城乡居民中,约有7,000万户住别墅的居民近年来每年用于环境美化方面的开支达155亿美元,平均每户高达220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