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减灾十年肇始的1990年之春,第三届全国灾害学学术会议于3月10日 ~ 3 月1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以《社会与灾害》为主题展开的。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学者、专家,提交了90多篇论文。
减灾需要全民共同努力
陈虹
人类在同自然灾害的长期斗争中逐步清楚地认识到,自然灾害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它与人类的行为、科学的进步、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数量、分布、认识掌握自然规律的程度、约束自然的能力密不可分,它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减灾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全社会、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在人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中,形成灾害的情况主要有4种:
1. 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掌握,无法适应其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形成灾害。比如说地震,成的发生发展与地壳运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其他天体的运动对地震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相互关系和影响,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但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掌握其规律。
2. 人们已经认识到某些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但还没有找出预防和控制它的完美对策,以致形成灾害,如每年都发生的台风灾害。
3. 人们已认识和掌握了某些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并有了较完善的对策,但由于缺少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策无条件付诸实施,或者正在实施,尚未发挥出防灾效益,仍形成灾害。
4. 自然现象异变,或多或少地脱离了其原来的规律,人们无法及时地认识和适应之,形成突发性灾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树立一个信念:自然灾害是客观自然现象,是可以认识,可以防御的。
防灾工程与灾害损失的比例一般为1:20,以至更多。因此,增加减灾投入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战略思考。要做好减灾工作,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讲,减灾程度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因此,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规律和对策,而且要联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共同找出有效的全面的宏观减灾对策。只有全民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把减灾事业推向前进。
长江的四大灾害及其成因
徐学思 胡连英
一)崩塌 长江干流崩塌灾害普查,以江苏境内长江为例,北岸崩塌205公里,占总长50.8%。南段崩塌150公里,占总长37.2%,其后果严重致使铁路改道;港口搬迁;大量良田遭毁。此外,九江 - 岳阳段有52处崩塌,宜昌 - 重庆660公里江段有150多处崩塌、滑坡,险滩地段已成了阻碍航运的重要因素。
二)淤塞 整个长江流域淤塞日趋严重。其主要灾害港口淤塞、河床淤浅。镇江港原为良港,近30年来,征润洲向下游每天淤长约1米,其滩尾不断淤长,严重淤塞了镇江港,为维持现航道通航,每年要挖淤泥380万m3,耗资1000多万元。
三)洪涝 全流域以四川盆地、荆江、江汉平原、皖北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最为严重。
四)污染 据调查,长江流域有各类工矿企业10万余个,年排污水量约120亿吨。有关部门对长江流域266条主、支流共34700多万公里河段监测,符合饮用水和地表水标准的河段占80.06%。符合灌溉用水占14.24%,有5.7%河段受到污染,其中1.5%,因严重污染已不能利用,随着长江水质恶化,鱼的捕获量逐年锐减,1980-1981年平均年产量为70年代的36%。长江鲥鱼1985年产量仅是10年前1.7%。
长江四大灾害主因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首要的是侧蚀作用,其强度受江水运动方式、水量、江岸形态和坡度、组成江岸的物质组成及其物理性质等因素的控制。第二,气候影响,夏季雨量多,流入长江水量大、流速快,不仅为侧蚀作用提供动力来源,水量超过蓄排能力,必然酿成洪灾。第三,人为因素,筑堤开渠,滥伐森林,造成崩塌、水土流失,大量泥沙随江而下,致使部分江段淤塞和河床抬高,特别应指出的是江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
甘肃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马琨 唐少卿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位居东部季风西北干旱区和青藏离原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过渡地带,境内自然景观错综复杂、区域差异十分显著。
1. 旱灾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旱灾位居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年均受灾害面积133.3万公顷,其中旱灾将近一半,并具有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干旱季节较均匀等特点。
2. 冰雹灾 全省每年因雹受灾面积100 ~ 200万亩,1987年达300多万亩。
3. 低温霜冻及雪灾 全省每年受霜冻灾害面积39万亩,冰雪灾害对高寒地区畜牧业影响很大,1989年2 ~ 3月甘南和肃南连降大雪,致使21万头牲畜死亡。
4. 水灾 全省每年平均受水灾面积460万亩,主要分布在陇南,庆阳、平凉、天水、临夏、甘南等地。
5. 风灾 主要包括大风和干热风,多出现在陇东和河西地区。大风拔树倒屋,沙埋农田,倒伏作物。
6. 病虫害;
7. 水土流失灾害;
8. 滑坡、泥石流灾害;
9. 地震灾害等。
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1. 自然因素 甘肃省远离海洋,成雨机会少,不少山脉走向与海洋气流垂直,成雪机会更少。但又处大陆性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的交替地带,受大陆性较强的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季节性变率大,土地岩性松软,极易被流水冲刷。中尺度天气系统受地形条件影响,乌鞘岭、雷公山、祁连山、岷山为雹云发生波地。冷空气频频入侵,易在春、秋季节形成低温霜冻。地处青藏离原边缘,新构造运动强烈。
2. 人为因素 盲目垦荒,滥伐树木,陡坡垦植,使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人工采集矿石,使兰州市大砂沟盐场堡泥石流加剧。60年代兴建的水利工程老化。
防治对策:1)大搞农田水利建设;2)坚持种草植树,改善生态环境;3)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4)树立全面考虑经济效益的观念,把防灾抗灾作为国土规划和制定地区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环境——生态——灾害——社会链
郭增建 秦保燕
对我们人类社会来说,环境——生态——灾害——社会链是动态演化坐标中的一个链。这个链的各个环节在同时演化并相互影响,例如环境在变化,生态在演化、灾害在发生,社会在发展。它们都有时间箭头,而不是一成不变或严格循环,它们有空间上的分布和这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影响。其中人类社会在早期还对环境、生态影响不大,然而现今它却以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环境、生态和灾害。
在现今,国外正在争论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熵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太阳继续供给能量,熵不会增加,因为熵的增加为太阳供给的能量所形成的负熵所抵消。我们的观点是:太阳的能量不会增加,人类今天的文明除取自太阳的能量外,还取自地球上的古能量(如煤和石油)。这个能量在逐日的减少,因之熵肯定是要增加的,熵的增加是对人类社会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纯自然的灾害是我们要设法抗御的,因为它对人类社会有影响。但它是长期平稳的,它不会引起显著的熵增。如果能减少它,它就成为负熵。然而人类自身的发展及其活动引起的熵是可怕的。现在人类的人口数急剧增加,个体高度和体重的增加就是人类自身的灾害,它已经在影响社会,并潜伏着危机,另外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改变着生态长期适应的物质分布(包括物质的重新组合)以及相应的能量分布。它们对人类虽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又破坏了生态,破坏了环境,以及引起新生疾病等,这又反过来对人类形成灾害。今日科学的前进正在制造新元素,并企图把空气和水以及地壳中某些岩石转化为新能源,这是否会引起其它的灾害是值得研究的。
上海市的防洪问题
吴治平
上海市受风暴潮威胁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地面下沉,自1921年至1987年市区地面平均下沉了1.79米;自60年代起,黄浦江两岸陆续修建防汛墙和支流水闸,减少了潮蓄容积,使高潮位逐渐增高,现约增高10余厘米。
上海市的防洪设施虽有安排,但从全面规划来看,有些问题还需要重视:
其一,天文大潮、台风会否与暴雨碰头问题
统计资料说明,台风临近上海,潮位高而雨量不大;大暴雨时,潮位不高而台风离上海远。因此天文大潮、台风还未与暴雨碰头过,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现象,理论上还未能探明。这个问题影响到苏州河挡潮闸的功用。
其二,防洪标准和排涝标准如何相适应的问题
上海市区近20多年来未发生潮水上岸,无疑是修建了防汛墙的效果,相形之下,暴雨引起市区积水的涝灾,年年有所发生,这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排涝标准偏低是其主因(目前泵站排涝能力27 ~ 36毫米/时,相当半年到一年标准),当然不宜简单地要求排涝标准也提高到千年,因为两种灾害的成因、后果和措施均不同,但提高到什么程度需要研究,只有防洪和排涝标准相适应了,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防汛共同效益。
其三,地面沉降与海面上升的潜在威胁
上海市自1962年以后虽然控制引用地下水,但仍未停用,因此每年仍有几毫米地面沉降,数十年后,积累值也相当可观,加上“温室效应”再使海面上升数十厘米(据分析,近70年长江口海面上升约10厘米),届时上海市的防洪威胁,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山东地区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关系的研究
林怀存
本文利用1840年发生在山东地区的水灾、旱灾、强震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洪水、风雹灾、病虫灾等)资料,分析得出在太阳黑子高峰时间内,是自然灾害的突发性时间段。
1. 1837年和1848年太阳黑子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38和124,在这一时间段内,黄海海域连续发生了四次强展(7.0、6(3/4)、6(3/4)、6(1/4)级)。
2.1870年太阳黑子的牟平均值为139。间隔5年后,于1876年山东地区发生了特大旱灾。即1876年(光绪2年)春夏,发生全省性特大旱灾,为特大旱年。有96个州县受旱灾:
论持续发展
高振刚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寻求一条新的道路,一条自然、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道路,它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
农业资源的保护是项紧迫的任务,因为世界上许多地方,耕种已延伸至边缘地带。只顾眼前短期生产率的提高,可能会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生态问题、如丧失现有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灌溉土地的盐碱化,地下水遭硝酸盐污染以及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等。
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与水污染,仍将是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使用化肥和农药、城市污水打道、燃烧矿物原料、使用某些化学品的活动以及各种其它的工业活动对空气和水质都会造成压力。任何这种活动,都将大大增加生物圈的污染负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事故后的清理是耗资巨大的解决办法,因而,所有国家都需要预见并防止这些污染问题。
改变增长质量要求我们改变工作方法,将经济增长的全部影响都考虑在内,例如,不应把水利发电项目看作是生产更多的电力的方法,它对当地环境和当地社会的影响必须纳入收支平衡表,由于一项水利项目将会破坏稀少的生态系统,所以,放弃这个水利项目,可能是一项进步的措施,而不是对发展的倒退,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持续性的考虑将包括否决一些短期内在财政上吸引人的作法。
水域特大石油漂流火灾的消防对策
钱吉虎
水域漂流石油或可燃液体,由于静电作用或接触明火等原因,往往会酿成火灾或特大火灾,危及航道安全,又严重污染水域。导致水域石油漂流的因素有:
1. 近海石油开采、沿江沿海贮油设施发生泄油事故;
2. 货油轮、加油船及其它可燃液体运轮船在装卸或加油时油管爆裂接口脱开或满舱时油管海底阀滑开而溢油;
3. 船舶碰撞、触礁、搁浅、油舱破裂漏油;
4. 雷击击坏油罐而溢油;
5. 油罐、油船遭轰炸、炮击损坏而漏油;
6. 地震、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引起石油大面积漂流。
上海曾多次发生水上火灾.1968年9月,上海焦化厂10吨苯流入黄浦江支流,引起水上火灾,烧毁船只19艘,烧死18人,损失惨重,1989年3月“汤油6号驳”溢油,致使黄浦江上形成一条1000多米,宽50多米的漂浮油带等,严重威胁黄浦江的安全。
为了更好的同自然灾害和责任事故作斗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早制定水域石油流水灾的消防对策,并付诸实施。
严重自然灾害群发期与社会发展
徐道一
严重自然灾害群发期经常对社会造成相当剧烈的破坏作用。近5千年中,有3次严重灾害群发期(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公元前1000年左右和17世纪附近)。这三个时期都是历史上大的改朝换代(?→夏;商→周;明→清),表明了它们对社会稳定性的巨大冲击力,另一较小的群发期是清末民初时期。
在规划社会发展时,一定要把制订对严重灾害的对策放到重要地位,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建设上,这是有关社会的战略性问题。我国古代皇帝一遇到大地震,就下罪己诏,就是因为他们从历史经验中感到这有可能是严重自然灾害到来一个前兆。
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对一些严重自然灾害尚不能预测和抗灾,只能是趋利避害,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因此用“减灾”比“防灾”要合适。
本世纪气候温暖期是在40年代,从60 ~ 70年代初开始至今,出现气温渐降、大干旱频起(非洲大旱及1988年比北美大旱等)、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等,地震亦由相对平静开始有所活动,火山爆发亦在发展。徐道一(1986)提出80年代可能是一个灾害群发期,已得到部分证实。看来,这一群发期不仅限于80年代,要延长到90年代,其规模及结束时间尚待研究。
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庆华
根据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系统发展变化规律,已有资料证明,从现在起到2000年前后,地球运动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期,天体运动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变异周期,因此,人类将面临一个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频繁时期。这无疑将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领导人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一时期的我国,正处于经济成长和社会变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地质——自然灾害的发生必将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的灾害中,以下几种灾害的影响最为突出
1. 气候灾害与气象灾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所有的灾害损失中旱灾约占60%,涝灾占30%,1976年 ~ 1986年我国旱涝累计受灾面积达49562万公顷,共损失粮食8800亿斤,今后气温如下降1℃,每亩减产将达100斤。
2. 地震灾害:我国处于欧亚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本世纪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1272次,我国占1/10,仅唐山、海城两次地震即降成108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3. 崩滑流灾害: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崩滑流灾害严重,仅1981年四川受威胁的城镇达120多个,乡镇200多个,损失数十万元。
4. 海灾:我国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2千多万亩海滩涂,全国70多以上大城市,55%国民收入分布在沿海地带,一旦海平面巨变将会给我国带来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
5. 台风与风暴潮也是侵袭我国的巨大灾害,每年至少有5 ~ 6次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6. 冷害、雹灾、森林火灾、水土流失等都是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因此为了增强我国人民防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意识,适应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保证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并创造出更为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为制定一个考虑自然变异因子在内的更为完善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当前一项亟待开展的工作。
(芮薏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