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旬的一天,笔者前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采访匡定波教授。对匡先生的工作我略有所闻,我知道他是信息获取方面的专家,1992年1月他曾为文汇报《今日科学》撰文,提出光电子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这篇文章对我有深刻影响。时隔3年之后,我本想匡先生会继续就这一方向的技术发展为我作一介绍,然而在近一小时的访谈中,匡先生介绍的主题却是围绕如何搞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问题。匡教授娓娓道来,我脑手并用,努力跟上匡先生的思路。随着谈话的深入,我逐步理解了匡先生这一建议的重要性。从技术范围来讲,匡先生的这一建议仍属于信息获取、加工利用的范畴,但它却是基于中国的现实,着眼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举措,其详情且听匡先生分解。
匡先生认为,作为当今获取信息主要手段的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等,除了军事上的特定用途外,已经越来越转向于对地球环境、资源的调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许多基本要素,一个是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矿藏等,这是一个国家的家底;另外一个是环境,现在也越来越受重视,包括水、阳光、空气、臭氧问题等。这两点其实也不是新道理,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如大禹治水等等。现在则更专业化,从海洋、水文、农业、森林、地质等各个专业角度来考虑,而且不光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从全球角度考虑环境问题。中国是一个多灾国家,人均资源也并不丰富,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大。
在国家规划下一个世纪的发展蓝图时,对环境、资源的情况了解得越清楚,对决策、管理就越有利。如江苏测绘部门根据他们30年的观测数据,清楚而令人信服地提示,在30年里长江岸线已向北移动,而且这种移动速度是惊人的。
为此,匡先生建议搞一个统一的全国环境、资源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有一个标准的框架,有一个公共的检索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联网来沟通气象、海洋、水文:地质、农林等各个专业的信息系统,达到资源共享。如上海市要建一座桥梁,就需要了解这一地区台风发生的频率、大小,就可以从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上得到这方面的信息。这种检索方法类似于上图书馆借书,可以有好几种检索方法到书库里去取书。
这一系统的海量的环境、资源信息分散在全国各地各部门,需要将它们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联网的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可以是分级的,但要有国家权威部门来统一协调。这些资料如何融合起来对技术部门也提出丁新的课题,有些资料是文字,统计数据,有些是图表,还有大量的图像,且时间的跨度、空间的尺度也不相同,各种不同专业的习惯也不一样。要有一个统一规正的过程。
当然这一网络不是2~3年可以建成的,要准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而且应先从一个小范围先抓起来。清朝搞的《四库全书》是想把清朝以前的中国文字囊括进去,我们现在要建的库也类似于此,甚至人口的各种数据、信息也可以反映进去,有些资料的调用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涉及到资源如何共享,有些资料要有偿享用。
匡先生在粗线条勾勒了拟议中的这一信息系统的框架后说,从技术可能上讲,我认为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做到以上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对建立这样一个全国的统一的分级的环境、资源信息系统(而且是不断积累、充实的)的重要性,匡教授意犹未尽。我认为这一系统是国家今后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应该像抓公路、抓铁路建设那样,抓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如一个区要了解自己区域内的情况,还有多少地方可利用;再如长江口航道线,严重阻碍上海经济发展,现在的吞吐量是否已到极限,环境变迁的数据可以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国家能形成此共识,可以先选择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搞起来,但这样一件事一定要有总体设计,要有主编。在制定中国21世纪发展计划时,应有一个总目标来指导具体的目标、计划。如要监测中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据此参照国外的先进手段来为这一目标服务;再如臭氧空洞问题对国计民生也有影响,国外提出氟利昂是导致臭氧空洞的罪魁之一,而我们现在的家电都是用氟利昂,这些都涉及到经济的发展速度、方向;还有酸雨、飘尘等有可能成为日后国与国之间争执的问题,所以要有这方面的确切数据。另外我认为资源问题可能是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当年的大庆油田面临枯竭,今后要找气找油,这些都需要对我国现有的资源储量、分布有更深入、实际地了解。
以上,匡教授说了他的想法,并建议我进一步采访地学方面的专家,以进一步探讨建立全国的统一的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似乎能展望到这样一个环境资源信息系统,这将是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进步建设起来的一个宏大的国家基础设施,并将为我国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