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介绍了本刊的一位老读者——牟季娥同志。觉得话未完,还有许多话要说。说什么呢?当然是从读者说到译者。读者,是期刊生存的土壤;译者,是期刊的生存的营养。没有译者,就不能有高质量的稿件。本刊所以能生存至今,对于译者的贡献是不能忘却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三位老译者:林志信、范宗理和张东峰。他们三人,不仅是第三届科普译文竞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而且是本刊长期的特约译者。

如果打开《世界科学》期刊,人们都会发现,几乎每一期上都有他们三人的名字。本刊的稿酬是低的,他们不是为钱而译,而是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为我们广大的读者默默耕耘。这种不为利而作,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正是时代所需要的。

林志信,在80年代初,他就为《世界科学》译稿。每次译之前,他把准备译的英文文章告知我们编辑部,征求意见。编辑部把同意的选题圈定通知他。他就认认真真地按规定时间把译文译好寄编辑部。因为他从事的研究领域是航天航空。所以绝大多数有关国外航天航空的最新文章,都出于林志信之手。他的译文最大特色是正确、流畅。看他的译文不觉得吃力。文字表达能力很强。所以,他寄给编辑部的译稿,可以说是“弹无虚发”,篇篇能用。范宗理,山东能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范的译文数量多、大多集中在生物学领域,有时也涉及其他学科。他除了给编辑部译稿外,还为编辑部物色多名新译者,为他们校对。工作之热心,态度之认真,都值得学习。他的译文特点是通俗易懂,文字深入浅出。来稿清楚,甚至图也表示得清清楚楚。为编辑部的编辑加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张东峰,一位60多岁的老专家。他与《世界科学》结缘时间也长久了。他精日文,善钻研,选题新。来稿偏重于材料科学、化学以及其他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在他的来稿来信中,常对编辑部的困难深表同情,并为本刊提出改进建议,如扩大广告宣传,增加信息量,尤其对本刊的改革,一直表示支持和鼓励。是一位可敬的老译者。

三位译者在来信中常对本刊表示感谢,说是编辑部引导他们走上了科技翻译之路。林志信还多次说没有《世界科学》,就不可能在翻译这块园地上取得丰硕成果。他说他们第一篇译文就是发表于《世界科学》。从此之后,他迷上了科技翻译。成为一个业余的科技翻译家。除上面介绍的三位译者外,还有许多其他译者,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论是老译者,还是新译者,本刊都一视同仁,一样地表示谢意。我们衷心希望、老译者对本刊作出更多奉献;新译者努力进取。创造出比老译者更辉煌的业绩。有了这样一支可靠的、稳定的译者队伍,《世界科学》何愁生存不下去?让我们编者、译者和读者携起手来,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创造出《世界科学》的新天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鼓舞下,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最后,编辑部再一次向三位老译者以及所有新老译者表示深切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