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堡礁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然而它或许将在本世纪内消亡。有科学家指出,珊瑚礁将成为人类活动所毁灭的首个整体生态系统。也就是说,未来可能是一个没有珊瑚的世界。
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是主因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9月12日出版的《濒死的星球》一书中,该书作者写道,珊瑚礁生态系统很可能在本世纪消失,“这对于人类来说是前所未闻的,意味着珊瑚礁这一生态系统的‘灭绝’。”该书作者彼得·塞尔(Peter Sale)是悉尼大学教授,研究大堡礁水文环境已有20个年头。目前他领导着联合国大学水、环境和健康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团队。
虽然当地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人口增长和沿海开发――伤害到珊瑚礁的生态环境,但该书认为,致使珊瑚礁衰亡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在三、四十年之后,我们就会有失去今天的珊瑚礁的风险。”
塞尔教授指出:“我们正在造就这样一个情景,形成珊瑚礁的有机体因我们的所作所为而岌岌可危,一部分物种正在走向灭亡,其他的一些将越来越稀少。正因为如此,这些有机体将无法构筑我们的珊瑚礁。多年以来,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量物种的毁灭,而珊瑚礁将成为我们彻底毁灭的首个生态系统。”
珊瑚礁对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来说极为重要。尽管珊瑚礁只占世界海洋面积的0.1%,然而其生物却占所有海洋物种的四分之一。无论就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而言,还是就物种所属的不同门类,珊瑚礁都胜过热带雨林。
对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和其独特化学成分的最近研究发现,其中的许多化合物可用于医疗行业。如果按目前的衰退趋势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半年多前宣布从珊瑚礁生态系统开发出了抗癌新药,包括源自一种珊瑚礁海绵的根治白血病新药,以及珊瑚的化合物的另一种可能用途是生产强力防晒霜。
珊瑚礁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既是渔业资源,又是旅游资源。有大约8.5亿人生活在珊瑚礁周围100公里的范围内,其中2.75亿人依靠珊瑚礁生态系统获得营养或生计。岸礁还有助于保护地势较低的岛屿和沿海地区免遭极端天气的侵袭,能在海浪到达之前吸收掉其中部分能量。
环境煤矿里的一只不祥鸟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尤其是化石燃料造成的碳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和洋面温度升高,是造成珊瑚礁快速衰退的最大原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大气温度上升了0.67℃,继而是洋面温度的升高,造成了海藻的消失(造礁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最终导致了珊瑚白化。一旦被剥夺了这些条件,用不了几个星期,珊瑚会因此而丧命。
首当其冲的是海洋酸化。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约有三分之一是被海洋表面所吸收,进而使浅海水域酸化。由此造成的不平衡使得珊瑚礁生物体更难以提取构筑含碳骨架所需的矿物质,这是近来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英国绿色和平组织创建者之一、埃克塞特大学的保罗·约翰斯顿(Paul Johnston)指出:“如果珊瑚不能构筑自己的骨架,或者不得不投入更多能量来构筑其所需的骨架,包括繁殖等,就会对珊瑚礁生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濒死的星球》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珊瑚本身――主要负责构造珊瑚礁的微小生物――也许能有幸避开毁灭的厄运而生存下来,如果过去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只是过客的话。同时任职美国环保团体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剑桥大学的马克·斯伯丁(Mark Spalding)解释说:“珊瑚是远古生物,已经存在数亿年,期间也存在有珊瑚礁的和无珊瑚礁的时期。当气候条件合适时,珊瑚就建造这些梦幻般的结构,当气候条件不合适时,这些无脊椎动物就在默默无闻地等待时机。”
从地质学角度来看,有无珊瑚礁的时间间隔是相当长的,书中描述为“数百万年的停顿”。而珊瑚礁的消失往往先于更大范围的生物灭绝事件,这是当今“环境煤矿里的一只不祥鸟”,作者如是认为。塞尔说:“人们一直在谈论、甚至把当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看作是全新世的大规模生物灭绝,即目前发生着的物种丧失在每个方面都等同于过去的生物大灭绝。我认为有各种可能性,就像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那样。”
为生态系统争取一点时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的珊瑚礁已经消失了大约20%。导致珊瑚大量死亡的大规模白化事件是一个相对较近的现象。虽然自19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认真研究珊瑚礁,但大规模白化现象还是在1983年首次被观察到的。
斯伯丁博士在印度洋曾目睹过毁灭性的发生在1998年的大规模的珊瑚白化现象。他说:“这给科学界敲响了一记警钟,同时也唤醒了大家,我们亲眼目睹了塞舌尔群岛等岛屿周围珊瑚礁上的80%~90%的珊瑚在几个星期时间里相继死亡。”仅此一次事件就毁灭了世界上16%的珊瑚。
塞尔认为:“1998年的珊瑚白化事件颇具规模,由于它的范围极大给人以视觉冲击。但自此以后,也出现过全球性的几次大规模白化现象,如在2005年和2010年。尽管都很严重,但视觉上的冲击力远不及1998年的那次,原因可能是周围珊瑚比较少的缘故。”
这些引人注目的事件与异常天气现象――如厄尔尼诺现象――息息相关。由于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和频繁性不断增加,应对全球变暖因而是《濒死的星球》一书所倡导的最紧迫解决的方案。塞尔说:“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在450 ppm以下,我们就能够拯救像珊瑚礁之类的生态体系,尽管它们难以恢复到1950年代或1960年代的珊瑚礁模样,但还看得出是珊瑚礁,并能起到保护珊瑚礁的作用。”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390 ppm,但很少有专家相信它会长时间保持在500 ppm以下。
有迹象表明,当地所作地努力是应该有所作为的。牛津大学生态学教授阿雷克斯·罗杰斯(Alex Rogers)说:“我们的确知道,受压力影响较小的珊瑚更容易恢复。因此,解除压力――如过度采集珊瑚礁和环境污染――必将对珊瑚的恢复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为芸芸生态系统多争取一点时间而已。如果气候变化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那么它们终将难逃灭顶之灾。”
虽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意《濒死的星球》一书所提出的珊瑚礁消亡时间表,但危机是显而易见的。罗杰斯教授说:“当你在谈论这一生态系统在一代人的眼皮底下毁灭时,也许在具体内容上有一些细小差异,但它终归是一幅戏剧性的图像和一段戏剧性的陈述。我们总体上同意该书的论述,因为人们没有把我们所看到的变化速度摆到桌面上来。”
资料来源 The Independent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