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宜教授

 

  每次到同济大学,在校园里走走,或和这里的老师、学生见面,会感受到一种勃勃向上的朝气。我这次到同济是为了采访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亚宜,王老师2009年得到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的资助,而推荐王的是2011年启明星跟踪的入选者、该校校办主任、环境工程学院张亚雷教授。张老师那天临时有事,但从和他简单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位教授、校办主任近年来一直在从事水处理的机理、技术、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负责人,而新近他又兼任了同济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任,熟悉情况的人知道,这些都是很实在的“活”,每一件都要付出极大的精力……
 
  类似张亚雷老师这样的人在同济是不少的,例如我熟悉和敬仰的汪品先院士,这位在国际海洋科学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只要在国内,每天雷动不动在办公室干到晚上10点后,双休日亦无例外。而在同本期启明星采访对象王亚宜老师见面交谈后我明白,我又遇到了一位很牛的后起之秀,她34岁就受聘教授,至今已承担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诸多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我这里想表达的是,这些同济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最值得珍视的东西。
 

如愿考入哈工大,博士论文获百优

  1977年出生的王亚宜是浙江上虞人,父亲是中学化学教师,她和长她两岁的哥哥学习成绩都不错。一直保持较好成绩的王亚宜高考时目标确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但由于未发挥好,结果考入了西子湖畔的浙江工业大学,专业为给水排水(土木工程二级学科)。大学期间她读书很用功,一心想考研究生。本科期间,一位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李军老师对她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老师人品好,关心学生,他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污水处理的科研工作,还积极培养本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正是参与了李老师主持的一些科研项目,做了一些用生物方法来去除污水中氮污染物的实验研究,王亚宜慢慢了解了自己的专业,并开始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兴趣。
 
  说起自己的哈工大情结,王亚宜说,她小时侯在哈尔滨呆过一段时间,她外公文革前从上虞工作调动到哈尔滨某高校任教,外公、外婆就把当时还年幼的王亚宜的母亲带到哈尔滨。王亚宜虽然出生在上虞,但出生不久到读小学的几年是在哈尔滨度过的。王亚宜至今对哈尔滨有很不错的印象,加上王亚宜读了属于市政工程范畴的给排水和水处理专业后,这个专业国内排名第一的是哈工大,这些因素使得王亚宜的考研目标非常明确。1999年,王亚宜如愿考入哈工大的市政工程专业,开始了5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期间,导师要求很严格,要求学生在读期间至少要发表一篇SCI论文,压力之下的一段时间,王亚宜甚至有点寝食难安,她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在博士论文的准备上。她的博士论文课题涉及用连续流实现反硝化除磷功能,当时国内尝试用反硝化除磷的技术并不多见,国外也起步不久。尽管王亚宜的博士导师彭永臻教授(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对学生非常负责,从论文开题到课题实施路径进行了全程指导,但是实验方案实施过程还涉及很多细节的东西,包括如实验装置的设计、组装及落实加工等,都需要研究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解决。王亚宜说她一开始觉得无从下手,走了不少弯路,很多细节问题都未考虑周全,但后来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试验工作就开始步入正轨了,她逐渐领悟到了连续流工艺流程及反硝化除磷是怎么回事。
 
  实验采样取自一个生活区的化粪池,王亚宜通过阅读大量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同时借鉴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微生物驯化经验,对普通接种微生物进行了驯化并成功获得了反硝化聚磷微生物目标菌种。这种对微生物的驯化实质上是通过人工强化使这类菌的数量得到倍增,达到能在污水处理中发挥作用的量。伴随着一步步的实验,她不断积累数据,并及时处理、分析数据,科研论文的内容也在慢慢扩充,由小论文到大论文。
 
  访谈中,王亚宜多次提到她的博士导师彭永臻教授,“彭老师对学生很好,他曾留学日本,治学非常严谨,对学术有追求。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支持我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让我们开阔眼界,费用都是他来支付,基本上我们所有博士生都出过国,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2003年我就跟随彭老师到澳大利亚去参加一次国际会议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我在大会上作了口头报告。这次经历让我终身难忘。”王亚宜说,彭老师共带了十几个研究生,都是他亲自带教,每次讨论会他会与学生积极探讨学术问题,学术气氛异常浓厚。他经常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拓展自己的学术思路。他的时间概念很强,谈吐儒雅,学生有困难会帮助解决,学生找工作他会全力帮助。
 
  一份耕耘终有一份收获,那篇凝结王亚宜许多心血的博士论文在答辩时受到很高评价,并作为优秀论文从系里到学校,再到省里,再到全国,逐级得到推荐,最终获得全国优秀百篇论文奖。王亚宜说当她得知自己的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博时已是她博士毕业的二年后,当时她已在自己的母校浙江工业大学任教。
 

赴英国深造,再上一层楼

  在浙江工业大学任教期间,王亚宜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到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的水科学中心做一年研究并获批。在此期间,2006年王亚宜拿到了优秀博士论文证书,很快获悉此事的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市政系主任高乃云老师联系上了王亚宜,希望引她到同济。“当时我的思想斗争很厉害,但最终因为考虑到做科研的平台同济大学肯定要好一点,加上自己当时也只有30岁,乘年轻过来还可以做点事,所以就过来了”,王亚宜实话实说。同意来同济后,王亚宜先如约到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
 
  到英国后,王亚宜感觉英国学术界对全球变暖很敏感且投入很大,包括她从事的水处理这块,也在想如何为减少温室气体做贡献。在英国期间,她主要做的研究就涉及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另外,令王亚宜感受颇深的是,英国大学偏工程学科申请的基金项目几乎都要面向工业界,应用导向非常明显。王亚宜说,英国的这段经历使她的科研为产业、社会服务的观念在逐步形成,她后来在科研上转了一点方向与在英国的经历有关。
 
  虽然只在英国逗留了一年,但因为没有科研以外事情的干扰,这一年王亚宜感觉进步很大,她学到了科研的思路,感受并明白了伴随着论文的反复修改,是一个严谨的实验方案调整过程和数据重建过程,科研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发不了好的学术论文。在英期间,她在《Water Research》(水研究)杂志上发过一篇论文,此文由她独立撰稿,并经英国老师审改。那段时间对王亚宜日后的论文写作,外语水平大有帮助。
 

同济大舞台,成就有志者

  2008年10月,王亚宜由英国返国后直接到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到,受聘副教授。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一块的力量是很强的,其中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资深教授。同时,同济的平台学术氛围较浓,生源不错,学生很勤奋,这一切令富有创造激情的王亚宜感到鼓舞,她全身心地投入了新的工作。来同济后她参与了系主任高)老师的国家重大水专项,这个大课题的背景是当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无锡蓝藻爆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他们主要是做高藻、高氮有机物的原水处理,这在无锡环太湖流域是个大问题,王亚宜参与的是生物预处理,用生物法处理氨氮。这以后她还积极参与了课题组带头人杨健教授主持的世博园区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对生态修复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王亚宜告诉我,同济很多老师做工程的经验很丰富,来同济后通过参与一些有影响力的教授们的课题,不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而且实际感受到了工程的概念。所谓工程概念就是你所研究的、设计的东西是要能在现场所用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要求和处理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参与这些课题,她的课题选择和设计也在慢慢转向可用性。
 
  王亚宜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创新点包括:较早探明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失稳的生态学机理,提出工艺优化调控新策略;完善反硝化除磷的工艺优化调控体系;较早探明了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过程导致二氧化氮释放的关键因素和产生途径。有关她的研究工作的介绍请参见本期王亚宜教授撰写的综述。
 
  迄今,王亚宜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上海启明星计划项目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共60余篇,被SCI收录论文18篇,其中16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EI收录论文11篇。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在同年获“建设部华夏科学技术一等奖”。以这样的成绩,她在34岁就受聘教授。王亚宜认为在职称问题上她受惠于同济大学去年出台的一项政策,该政策规定,如同样条件达到,优先考虑35岁以下的年轻人。据我所知,这也与同济大学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大胆创新的政策有关,这样一个大舞台正成就着一批有创新梦想的青年才俊。
 
  由于王亚宜从事的污水生物处理理论、应用及工艺优化控制的价值,以及她目前极佳的状态,笔者和许多读者一样从内心祝愿她和她的同事们能为国家为百姓做更多的改善水环境的好事。
 

江世亮采写自2012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