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记者:陈医生是国际著名的外科专家,请陈医生谈谈断肢(指)再植和有关显微外科的一些情况及发展趋势。

:这还得回一下断肢再植的历史。自古以,人们总希望把自己断了的手再接上去,1903年,一个名叫Hopsiner的德国医生接了三条狗的断但没有把血管接通,失败了。从这过渡到人身上共花了60多年的时间。1969年1月,我和搞心血管的外科医生钱允庆合作,接活了工人王存柏的断肢,这在当时是首创。这次手术中,我们吸取了军医大学杜开源教授做过的缝接狗血管的经验,利用套管接通了断肢中的血管。当时无论从手术器械或材料方面都很是原始的。这次手术花了近41个半小,手术后接上的部分又发生肿胀,但没有发现是静脉的问题,只以为是缺氧。后又通过切开、理疗,慢慢地帮助它恢复了功能。半年后,神经开始长好,七八个月后病人可以打乒乓。

通过这次手术,我们改进和创造了很多新的手术器械和材料,以后又经历了多次成功和失败的过,逐步摸清了断肢再植的问题。当时,肿胀的问题是一个难关,没解决。在对一个外地伤员断臂再植的手术中,我们只补接了段静脉;没有把更多的静脉接通;手术后病人就大出血这是因为动脉进血,静脉中的血又回收不了,休克了,只好把接上的断臂又取下来。但取下断臂后,我们才发现其中的静脉收缩了,在以后的手术中,我们就多接几根静脉,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断肢再植手术中一个要的技术问题。

后来,我们又把断肢再植引申到治疗上肢的恶性肿瘤上。肩胛骨长了肿瘤;过去总是截肢、截臂,采取简单的办法。1969年;我们把,上肢患恶性肿瘤的病人的整个上肢截下后,去掉了恶性部位,再把它搂到了病人的肩取得功,手术情况良好。他是一个中学生升了大学现已走上工作岗位。

1978年,由H,Buncke领的北美断肢再植代表团访问我国,十一个团员都是国际上著名的外科专家和断肢再植外科的权威。这次是我们与国外同行们的第一次接触,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赞赏,特别是对我们采取早接神经,成功串较高,很感兴趣。代表团回国后在专业杂志上撰文介绍了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成就,引起了国外同行的注意。1974年,我们回访,访问了美国和加大的十个城市,参加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再植讨论会。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国际手外科会议上;我受代表团委托作了创始者讲演(这是年会上的最高荣誉,只有在某个领域中有创造的人才能作这个讲演),介绍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与会者反应非常热烈。

通过这次访问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了解到国外显微外科的动态:发现我国在这方面已大大落后了。1973年后,我们立即加快了显微外科发展的步伐,由于在手术中用了显微技术,手指的成活率从百分之五十多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几。

记者:请谈一谈是怎样从普通外科发展到显微外科的。

1921年;美国耳鼻喉科医生Nylen和HoIngren最早把显微镜使用到外科手术中,1950年Ballraguer做了显微眼科手术。1960年,美国医生Jacobson用显微镜做了缝合血管的手术,因是动物实验,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1960年是显微外科方面的转折年,1960年前所做的动物实验,用的都是大动物,如狗、猴、羊;有了显微设备,各国的高级实验室就可以采用大白鼠来做这方面的实验,其优点是收集容易、方便,分辨率高,这是实验外科方面很大的发展,而显微外科在缝合血管上的成就也促进了实验外科从大动物到小动物的变化。

1963年断肢再植成功后,各国的外科医生都认为缝合血管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而要缝合好血管就一定要掌握好显微外科,这就刺激了显微外科的发展,提高了断肢再植的成活率。

记者:这样看来,增进与国外学术团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陈:是的,在交往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情况。美国医生Malt早在1962年就做了断肢再植的手术,因为神经恢复的时间较长,在完全成活后的1964年才正式报道此事,实际比王存柏手断肢再植还早一点。1963年底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外科会议上,已故前中山医院崔之义院长代表我们作了再植的学术报告,同时美国的肖雷也有一篇论文是关于断肢再植的,但被肖雷接上的肢中只有四个手指成活,小手指烂了,神经也没有一起接,而我们的5个手指长得都很好。一对比,很明显,肖雷的病例是一个不完全成功的例子,这引起了与会者的震动。美国的“医学新闻”报道了这件事,用的标题为“5:4”,说我们是以5:0”获胜。

记者:谈话前我们参观了你们的实验室,你所领导下的研究人员严谨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这个实验室是利用断肢再植成功所得的奖金建造的,由于有了这个实验室,确实是收益不少。

1963年后,我们掌握了离体断肢时间的界限。当时国外专业杂志认为时限6小时,现在我们通过冷冻,使断下的狗腿保持到108小时,仍不失去机能,还能接活,这就为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室与临床密切结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而后我们在实验室内成功地做了对小血管痉挛的治疗、异体移植和大肌肉的游离移植。

我们把显微外科运用到临床上是在1973年,改变了过去接活后只有表面细胞接活的现象,过去,接活后肢体的组织有一个从死亡到活过来的过程,医学上的名词为“爬行性取代”,使用了显微技术,就可把很细的供给骨头的血管缝合起来,使接上的骨头较快的恢复功能。对骨科中很难治的病,如先天性颈骨胛关节,我们做成功了,另外如再造拇指、带皮伴复合组织、综合组织的移植。

我院断肢再植的成功率,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见表1、表2)。

3.1.2

记者:陈医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设想?

陈:就我本人的看法,外科的发展历史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切除、截肢阶段,外科手术处于原始、简单、粗糙的时期。

第二是无创伤外科阶段,外科医生出于爱护组织,改变过去粗糙的状态,减少了感染率。

第三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显微外科阶段,伤口长度用毫米、微米计算,这样组织就不可能损伤。

有了显微外科技术,我们做了以前不能做的手术,如毛细血管的缝合,老鼠心脏的移植,对食道癌患者食道的移植,输卵、输精管的接通(成功率从百分之六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几)、对中风者颅内外血管搭桥、心血管的搭桥。

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推广显微外科在其他医学领域中的运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解决骨科中的疑难症,如把再造手与外形较好的电子、机械手结合起来,为创造新一代的手术、仪器设备,作出贡献

(整理者   马瑞琦 毕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