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期曾是人们追踪新型V粒子(现在世人周知的那种奇妙粒子)的高潮时期,当时大量的出版物激烈地冲击着高能物理。研究人员是如此地渴望发表论文,打听付印日期,以至于他们常常等不到出版物出版就直接将论文的复印件寄发给同事们。《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是当时物理方面的主要刊物,而在其上面发表的论文几乎全部都在发表以前已被该领域的所有研究者阅读过了,其中的一些文章还被《纽约时报》转载。

当时的《物理评论》编辑山姆 · 古斯米(Sam Goudsmit)提议出版一种新刊物《物理评论摘要》(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专门用于刊登论文的摘要,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用一页纸将其新发现新成果的主要内容摘要发表在新刊物上,而梅论文的详细内容发表在《物理评论》上。

两份杂志的前任编辑,现在科学进步美洲委员会工作的阿瑟 · 海斯曼(Arthur Herschman)回顾了当年的情况:那时为了更快地发表论文,编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誊印方式而采用称之为“救火生产”的新办法来应急,他们在IBM打字机上打印手稿,(这种带有希腊字母的临时配备的新设备的确很管用),那些打印好的文稿就可以作影印版的底版了,“我们一星期就可以处理完一篇论文”,海斯曼说,论文在收到以后的2个月左右就可以发表。在过去的30年,对文摘的长度限制已放宽到4页,而同时论文从收到至发表所需的时间也延长到4个月,不过比起同时在两份杂志上发表的等待时间(5~6个月)还是略短了一些。

就是在疯狂的60年代,“我们也从未发表过未经正常审查的论文”,《物理评论摘要》编辑杰挪 · 威尔(Gene Wells)如是说。他还表示他们实际上做的常常比人们所认为的还要多,在编辑部搬到了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后,“对于那些真正有突破性的、有竞争性的论文我们就遣人进行审查,如同我们自己要做的那样”,海斯曼说。尽管如此,对于粒子研究者来说发表论文的速度还是不够快。为此,编辑们制定了一项政策:粒子研究人员可以请求不经审查即发表论文,只需提供其部门主管的赞成意见书。到了1976年这项政策的应用已扩大到各种实验领域。而对此类未经审查的论文,编辑通常在论文的首页提示和摘要栏里敬告读者:因作者要求,该文未经例行审查。

从几篇类似的论文中进行取舍,选择发表的事发生过近12次,威尔说,大部分的审查小组都不想承担拖后腿的污名,这类事最后一次发生是在1989年8月,当时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和费米实验室正在就Z粒子的大量生产进行竞争,其时新的竞争者粒子物理欧洲实验室还未加入。两个美国研究小组几乎同时都提交了论文,但只有费米小组要求进行专门验证。立即,杂志编委们决定取消不审查政策,采用传真机,立刻对其保证性鉴定进行审查。这样一来,杂志社就不必再为未审论文的发表而提心吊胆了。

到了1987年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令人惊异地发现,《物理评论》和《物理评论摘要》的编辑们不得不改用新策略来处理纷至沓来的论文。彼德 · 阿达姆(Peter Adams)是《物理评论》致冷材料考面的编辑,曾经有不少论文经他的审查而发表。他说:“资料是如此日新月异,许多东西都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我们总是让作者先与我们电话联系,然后将论文传真发来。但是为了赶进周五这个鉴收日,许多作者常常驱车100英里在周五傍晚将论文送来编辑部,”这与3天后的周一清闲形成鲜明对照。

编辑们意识到传统的常规审查已不能满足需要,这不仅仅是速度问题,还因为“资料实在太新了”,阿达姆说,“因为以前谁也没做过类似的实验,因而谁也难以有效地审查论文。”他提议由一个20人组成的委员会来审查论文,虽然只有1~2名人员是主要审查人。阿达姆说:“这个委员会可以完全不受限制”,但必须保证在收到论文后的六周之内发表。

为了这个速度,杂志社的确付出了代价,阿达姆说,“当时我就清楚地意识到,许多事我们还可以干得更仔细,但是要那样,大量的论文就可能到现在还不能发表。虽然如此还是有些工作被暂时拖延了,然而我相信我们是努力使这项工作变得更成熟”。他又表示当初如果他们不及时发表这些论文的话,作者就会转到其他杂志上来发表了。

[范黎明译自Science,199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