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研究员)

我想根据自己多次到国外考察、参加国际会议等谈一些体会。首先,中国,或者说上海需要一个制药行业的巨人,这样的巨人企业,全世界有几十家,美国有十几家,至今中国还没有,我们应朝这一方向努力。如宝钢就是中国的钢铁巨人,上海是否能出现像宝钢这样的巨人型制药企业。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制药行业盛行一股合并风,这是基于现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费用越来越高,一般开发一个新药需要2~3亿美元。真正新药研制的难度越来越高,甚至许多大公司都力不从心难以支撑。这就提示我们,如果要真正从事新药的研究,以制药企业为主体则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制药业巨人,否则很多事情做不下去,我们也应看到,国际医药行业兼并的本身产生了优势互补,两个巨人合并后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这是国外新药开发的一个动向。

另一个情况刚相反,在美国这几年又涌现了不少新的小公司、小实验室,既做基因工程药,也做植物药、合成药。出现这种情况的背景是现在新药的研制费用越来越高,加上大公司管理上也很官僚,工作效率也不高,开支又大。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司、小实验室应运而生,它们往往研制某一类药物或某种药物筛选的新方法、新技术。由于机制灵活、成本较低,所以大公司对这种小公司的技术很感兴趣,有些小实验室把自己的成果或大公司委托的科研产品转让到大公司,对大公司来说,如果由他们自己来做这件事,则可能代价要高出几倍。总之,美国的制药业近年来就是这两大趋势:大公司越来越大,而小实验室则把自己的专项技术越做越好。联想到我们国内的一些民办企业就相当于国外的小实验室,可以做很多事,应该发挥年轻人的作用,让他们去创业。

上海应形成像宝钢那样的制药大企业,在世界上要能排上号,有独立从事新药研究开发的实力,同时要发挥年轻人、小企业,包括民营、个体、合资企业的作用。国外小实验室、小公司的启动资金来自美国一批银行家、投资人,他们对生物制药业这种小实验室特感兴趣。他们认为,投资10个,只要有2个投中就能赚钱了,他们在资金运转上实现了良性循环。

现在国外同我们在人才上的竞争,采用的办法已不是把你的人挖出国去。而是国外大公司到中国来,在你上海办研究所。他们已经到上海来挖人了,我们应有怎样的对策留住人才,这点已到了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关于新药寻找和设计的指导思想,这些年来有新的变化。30年前认为,药物的发现多是随机的,到了70~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不少人认为,现在对所有药物的作用机理已有了深刻的理解,不再需要从自然界里主要是植物中去找什么东西,而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设计新药和药物的合成路线。一句话,当时认为什么东西都可以计算机化。但近十年来,比较多的人认为,在搞清药物分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设计新药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方向。植物界、生物界、海洋生物界在千百万年生命进化过程中产生许多次级代谢,中草药中有许多有效成分都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这些结构不是人类能预料的。人只能在现有的药物分子基础上来考虑如何设计新药,如果自然界中存在的这个分子本身以前根本没有被发现,计算机也无从由此来设计此类新药。世界本身是多样性的,生物活性成分也是多样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重要工具,但还需从自然界不断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或新药苗子。所以现在国内又重视大规模筛选,当然这不是过去随机筛选在同一水平的重复。自然界里马上能拿到做药的东西并不多,但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引导人们去进一步思考,改造其结构,改造成最有效地适合于某一类病的药物。

最近有一个发展,就是用机器人筛药,几年来已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即用各种受体和酶进行高速高效筛选,一年可以筛选几十万药次。最近国外一些大公司不断到中国来 · 要我们的资源,用他们的机器人来筛,速度极快,这是国外制药业的新动向。另外,组合化学的发展已使人们能一次合成数目惊人的化合物,以混合物形式先进行筛选,确定具有活性的类别,然后再分离纯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学,大大加速了寻找活性类似物的进程。

总之,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制药业巨人,才能支撑得起新药研究开发的巨大费用并使研制的新药迅速上市。我们不应盲从,但应起步。

(这是作者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形势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