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王如竹都是令人羡慕的成功者。在人才济济的上海交通大学,他拥有过几项记录;第一个毕业的中外联合培养的博上、最年轻的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最年轻的校属研究所所长,即使在对年轻人担任高级学术职务已逐渐习惯的今天,仍有一些人私下比较,惊叹王如竹的好运。对王教授的访问使我有机会向读者介绍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并试图再次证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伴随着不断勤奋自励的过程,当然这其中机遇和采取的方法也极重要。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那年,王如竹刚在自己的家乡江苏省沙洲县读初中,他的父母均是当地农村中学的教师。这以后沙洲县中列为省重点中学,他有幸成为第一届人学生。王如竹告诉我,从读高中起他就一直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始终要朝前赶,这种感觉、压力,一直伴随至今。王如竹说他在起步时往往都是中等水平,但越到后来他的成绩越上升;在高中时他由班里二十几名的名次一步步上升到前三名,高考时以全县第二的水平进入众所瞩目的上海交通大学。刚进交大时,他的成绩也只居下中游,然而经过二年的时间他又达到前几名的成绩,到考研究生时已是全校拔尖的几个学生之一。如此来看,王如竹一定有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面对我的提问,这位年轻的教授稍作一些思考后说,主要是始终处于竞争环境的压力下不敢松懈;另外的重要一点是善于汲取旁人好的学习方法。如有些同学脑子反应快,对平时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不是死读书,关键是能提高学习效率。如平时解答各种问;题,可以不急不慢地答,也可以脑子动得相当快地回答,如同参加速算比赛一样,这样效率就可大大提高。王如竹认为这些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一起肯定有影响,善纳他人之长,这也是一种学习。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学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掌握和了解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殊为必要。谈及一个人的成长,王如竹认为这包括两方面,一是生理上的成熟,随着年轻增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伤害;另一个是心理上的成熟,主要是指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能时常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且承认、欣赏别人的优点,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定要弥补。另外在每一个阶段要定一个小目标,如半年做什么事,一年做什么事,这些目标要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分阶段做比较容易成功。

王如竹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国内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他做的论文被采纳作大会宣读。为做到在15分钟时间内简洁、流畅地以英语宣读论文,他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最后一个月里,他每晚都用2个小时时间演练,从一小时缩短到15分钟。为提高自己外语的口语能力他还专门到人民公园的英语角去训练口语,每个礼拜天都去。渐渐地,从不敢开口到能开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学术会议上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宣读论文后,引起与会中外人士的;惊异。会后,会议的组织者,国际低温工程学会主席克列宾(C. Kipping)教授找到王如竹,问他愿不愿去德国深造。后经双方商定,王如竹作为中德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所以小王在硕士毕业留校半年后再考交大博士生,在交大读了半年博士后即赴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博士,主要做博士论文的实验工作。

这件事表明,有些事情你不是去刻意追求,但在认真准备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德国二年的留学生涯对王如竹以后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那里的工作主要是采用冷却性能极好的超流氦技术在航天、卫星以及低温超导中应用。王如竹做的项目——过冷态的超流氦的传热,主要是结合超导磁体的冷却需要,来研究超流氦的传热性能在稳态、非稳态下其性能如何?采用普通过冷态超流氦装置做传热试验,稍一不慎试样就会烧掉,而重做一个传热实验则要耗时近一个月。这就要求设计一套精巧的获得过冷态超流氦的装置,在到达德国2个月后,他即完成了设计,为德国同行惊叹。这一装置建成后操作性能极佳,只需2~3天就可更换试样重新进行传热实验。在此装置上他得到了一系列重要实验数据,为他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回国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90年3月,王如竹如期回国,并于当年5月通过中德双方专家的博士学位答辩,成为上海交大首位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王如竹时年25岁。

回国后的王如竹面临着的是教学、科研纷纷向经济倾斜的形势,尤其是如交大这样的工科类高校。光写文章不行,于是他跟着几位年长的副教授走东闯西,搞横向,接课题;从设计思想、工艺生产技术路线到最终的样品出来,什么都得做。如有一次为一种新型制冷产品的研制,好几个月的时间里,王如竹日日火车往返于上海无锡两地,而那时他的儿子才刚周岁。如此奔波几年下来,王如竹和他的同事们不仅饱尝了市场经济的甘苦,而且大大提高了自己真刀真枪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他也深感由于交大低温与制冷工程学科多年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上的积累,可以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些值得一提的事。王如竹在92年从国际制冷界权威处获悉有关吸附式制冷的新概念后,很有想法,意识到这有可能在低温制冷学界引起某种重大变革。他随即自筹资金,结合自己以前的积累,花了半年时间搞预研,证实了这一技术思想的可行性。当时国际社会对禁用氟里昂制冷剂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而吸附式制冷能对此作出贡献,是一种所谓的绿色制冷技术。

由此王如竹申请到了93年度的启明星项目,主题就是吸附式制冷原理及应用。尽管已时隔好几年,但王如竹对启明星计划仍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他说那时正好他所在的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民主选举所长。民意测验的结果是,当时年方28岁的王如竹教授获得了60%的支持率,领导据此找他谈,希望他不负众望挑起这付重担。而说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王如竹刚拿到了那5万元启明星经费支持,使他心里有了点底气,敢于承担所长一责。

王如竹出任所长历4年,他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是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上水平、创一流,重点抓以教授为中心的学科梯队建设,抓学科建设与抓市场机遇同步,相辅相成。现在他们所承担了好几项国家及上海市的重大项目和与外国公司的合作项目。通过几年来全所同志的努力,论文出了,样品有了,来他们这里参观、要求合作的人越来越多。研究所在科研经费不断上升的同时,所出论文数量、质量均居交大前茅,而且每年都有许多人选EI、SCI的论文和省部委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这个研究所还有一个可喜现象就是年轻人很少有外流的,尽管目前制冷技术专业人才很紧俏,一些单位纷纷以高薪相聘,但所里的青年人不为所动。在解释这一现象时,王如竹认为主要是这里的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方向、希望,有项目、有经费、能出论文和成果,在目前这个世界上还能比此更吸引年轻人吗?但我认为王如竹本人的表率作用,他的运筹能力,对同志的真诚友善在全所上下皆有口碑。在访问中,王如竹一再提到他的老师陈芝久教授,王如竹称陈老师每到关键时刻总是给自己点拨方向、鼓励打气,对后学殊多提掖扶持,这种大师风范一直令王如竹感念不已。

谈及未来的发展,目前已担任交大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交大环境技术与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的王如竹教授表示,一是要抓住国际合作不放,包括与国外大公司、大学的合作,计划每二年派一名博士或教师出国交流,以不断追踪本学科世界最新发展潮流;二是研究方向要超前5年。王教授认为,作为国内著名工科大学的研究所,应关注的是未来至少超前5年的技术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三是一定要找到与生产的结合点,在科技与经济、与市场的结合点上有实质性突破。

与王如竹告别后,望着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的交大校区骑行的王如竹教授,我心里突然生出一种感悟:这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这些年走过了一条不平坦、不平凡之路,相信在人生之路上,我们的主人公会更踏实、更大步的走下去,让我们为他祝福。

(江世亮采写于9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