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泰是1997年入选的启明星,现为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室主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对我的采访预约电话,赵新泰显得有些意外,他说自己已是老启明星了,还是找这几年新当选的年轻启明星吧。”但我坚持这一访问,原因之一是赵所在的单位和他所从事的对肿瘤成因和机理的基础研究对许多人很有吸引力。上周完成这一访问后我有某种幸运感,因为我采访到的是一位在抗击肿瘤的研究中做出一流工作的学者。

即将进入不感之年的赵新泰虽然已有十多年的职业研究生涯,但初一见面,他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书斋里的学者。赵新泰是1996年调人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工作的,此前他曾从1989年起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是分子病毒学,导师是李载平院士、吴祥甫研究员。当其即将博士毕业时,日本东京癌研究所希望中方推荐一位青年学者去那里做研究,李载平先生即推荐了他。这样赵新泰博士学业一结束即赴日本东京癌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91至93年)。留日的3年经历使他与肿瘤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他日后转向肿瘤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回国后,赵新泰先在上海生化所汪垣研究员的实验室里做博士后,期间他申请了国家863计划的青年基金,当时担任这一基金评委的资深癌基因研究专家、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顾健人先生显然对这位年轻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博士后研究结束后,赵新泰正式调至,上海肿瘤研究所的国家癌基因及相关基因重点实验室工作,其年32岁。

我从肿瘤所有关赵新泰的考绩材料上看到,赵到肿瘤所后虽然并非如一般人所预料的那般顺利,但他在科研上的创造力却如火山岩浆喷发般难以遏制:从1997年至2003年的7年时间里,赵新泰共发表论文30多篇,包括在Cancer Research、Cancer Letters、Cell Research这样的国际肿瘤研究领域最高学术刊物上也有多篇论文发表;申请了一项国际专利,三项国内专利,两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交流。

我自己在从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赵新泰的内容时,发觉十几篇相关的文件都指向一种名为HCCS1的抑癌基因。在与赵见面交谈时,经我当面询问,才知道了其中的故事。由于肝癌对人类威胁极大,我国又是肝癌高发国家,因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肿瘤所的科研人员就把肝癌的发病机理研究列为重点。通过对大量肝癌病人组织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许多肝癌病人基因的第17号染色体区域有一位点上有许多异常变化。1991年初,上海市肿瘤所研究人员首先在国内的《肿瘤》杂志上公布了这一发现,即发现52%肝癌组织在染色体17p13.3区YN722位点有杂合性缺失。这一发现提示了与肝癌发生间的关系。当时这方面的工作是一种国际竞争的格局,除了中国人外,美、英、法等国的科学家也在做类似的工作,但中国科学家首先在杂志上刊发了自己的研究论文。其后国外实验室证实了中国人的这一发现,这提示在该位点可能存在与肝癌发生有重要关系的抑癌基因。接着,国外研究者相继发现乳腺癌、卵巢癌、神经管形成母细胞瘤等肿瘤组织在染色体17p13.3区YNZ22位点也有杂合性缺失。这可能说明,该位点的抑癌基因不但与肝癌发生有关,还有更广泛的抑癌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及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的资助下,赵新泰等科研人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再度胜出,率先找到了这种抑癌基因,并根据有关规则将其命名为HCCS1。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到肿瘤抑癌基因,这一重要突破为寻找新的肝癌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关的论文于2001年发表在权威的Cancer Research上,并申请了国际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门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供的材料进一步引申了这一发现的科学意义:在已检测的35份肝癌标本中,HCCS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其中的14份癌组织中检测不到HCCS1基因的表达,13份肝癌标本中有HCCS1基因的变化。将HCCSI基因导入肝癌细胞中并接种裸鼠,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的成瘤作用,说明该基因具有抑制肿瘤成长的功能。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上述进展在2001年的中国科技界都是数得上的“重量级”新闻,但不知是哪个环节上的原因,这一新闻除了专业层面上外鲜有人知,以致时隔两年后,我在听赵新泰讲起这件往事时仍觉得很“新鲜”。(这实际上对我们的科技新闻报道提出了挑战,如何将好的、重要的科学新闻事件通俗、生动而不失其本意地介绍给大众,这也是一门学问)。

也许有人要问,找到了这种抑癌基因对肿瘤治疗有何实际意义?对此,赵新泰研究员的看法是,实际上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很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汽车发生故障可以有多种原因,要排除故障得首先了解汽车的结构,甚至每个部件的作用功能。肿瘤的发生说到底是基因的变化引起的。可以说抑癌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存在和正常作用,相当于在人体内构建起了一道防癌屏障,使得我们大多数人能在一段时间内远离癌症。而一旦抑癌基因“缺席"或失去功能,则可能容易诱发肿瘤。最著名的抑癌基因如P53,自发现以来的十几年时间里,围绕它的相关研究已经构成了国际肿瘤学界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我国自主克隆、在国际上首先报道的抑癌基因HCCS1,也是近年来人类发现的很重要的一种抑癌基因,如上所说,这一抑癌基因的发现不仅为人类寻找癌症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而且为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赵新泰他们所做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将HCCS1导入已经生成的肿瘤组织,仍能观察到66%左右的抑制率。

尽管贡献不凡,但赵新泰及其同事并没有陶醉于好评和掌声中,为了继续保持在HCCS1基因功能研究上的领先优势,他们不久前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要首先获得HCCS1基因敲除小鼠,以此来继续深入研究HCCS1的作用机制。该计划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重点项目的资助。

赵新秦和其同事的另一个研究领域是单抗及基因工程抗体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他们在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的资助下,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靶向生物导弹-2F7”。对照组试验表明,接种小细胞肺癌的荷瘤裸鼠若无药物治疗,生存期一般只有20多天,接受常规化疗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延缓,生存期延长至43天。而另一组接受2F7携带化疗药物或同位素治疗的荷瘤裸鼠,其肿瘤显著缩小,生存期延长至70天以上。赵新泰解释说,传统的化疗往往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殃及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而2F7具有的靶向作用,使药物的火力更集中,药效也因此更明显。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赵新泰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利用2F7的靶向特性,研制出小细胞肺癌诊断试剂,该试剂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批文,经17例预临床试验,准确率达到93%,明显高于常规诊断方法,且对患者无不良反应。据了解,这项肺癌单克隆抗体研究已列入“十五”国家863计划。有关2F7单抗及其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应用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赵新泰是我见到的年轻一代科学家中很有特色的一位,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们)变得更稳健、更严谨,这尤其表现在他们与媒体打交道时的谨慎低调上。而在申请项目作陈述报告,与同事探讨学术问题等场合,他们又变得十分活跃。

访问完赵新泰后,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目前在上海和国内其他地方,类似赵新泰这样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已有相当一批,在当今国内急需人才,尤其需要创造性人才的背景下,如何尽可能长地延长他们的学术创造“周期”,让其创造潜能尽可能多、长的“释放”出来,这应该成为政府和科技决策层以及广大科研管理层认真思考,解决的紧迫课题。譬如在人才管理、经费、项目审批等问题上再能给予一些灵活政策,以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人科研本身。以我的浅见,这实在是花小钱获大利的举措,这里所言的大利,应该是指国家长远发展之利、造福百姓之利,试想因每年的肿瘤发生率造成的国民投入无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如果能多增加一点在肿瘤基础科学研究上的支持力度,则我们的科学家的成果产出量将大得多,而由此将更多地造福于广大患者。当然以上所说并无为赵新泰等第一线人员呼吁之意,而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让那些真正有可能创造科学奇迹的科学家潜心于研究,少一点后顾之忧,以期他们的研究成果能早日走向临床,造福千万百姓,那不是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吗?

[江世亮采写自2003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