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应用;重点领域:能源、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

  为了成为经济强国,中国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应用研究上。今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继续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又提出了“创新2020规划”。时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说:“这一规划将更注重研究成果向技术层面的转移,以支撑国家经济增长和应对清洁能源等国家紧迫的需求”。
 
  “创新2020规划”是中科院继1998年“知识创新工程”后又一新的目标。“知识创新工程”精简了过时和臃肿的学术机构,吸引了优秀的海归人才。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段亦兵说:“和13年前相比,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强国,世界经济危机让人们明白科学创新比经济成功本身更重要,所以中科院需要设立新的目标。”
 

 

  虽然“创新2020规划”的预算还没公布,但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会持续成为国家科学支出的大头。根据“知识创新工程”的评估报告,2009年,中科院用于研发的经费接近200亿元,是1998年的7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预算会增长70%,比去年多了100亿。
 
  “创新2020规划”在今年会推出新的进展和7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核聚变和核废料的管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大地、海洋和大气层间碳通量计算。其他优先领域涉及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公共卫生和环境。
 
  为了更好的协调资源,促进多学科研究,中科院将设立空间科学、清洁煤技术和地球科学监测三个研究中心,并分别准备在北京、上海和广东设立三个科学中心,促进加快基础科学成果(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商品化的速度。
 
  中科院估算,2009年中国研究人员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是1998年的3.5倍。更重要的是,在根据影响因子排序最靠前的1%的杂志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是1998年的12倍。同样根据中科院的估算,由“知识创新工程”所创造的研发收入达1400亿元,税收22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9.5和14.5倍。
 
  上述报告承认,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中科院必须将目标瞄准成为国际科学团体的引领者,将注意力从论文产出转移到真正的创意和创新上。
 
  “除了将重点放在应用研究上,规划中同样提出对学术性管理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俄勒冈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者理查德·萨特迈耶(Richard Suttmeier)说。他指出中科院的大多数设备是为学术性的学科准备的,而缺少商业化研究的基础设施。
 
  其他人认为把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国家需求上,会扼杀好奇心驱动力的研究。除此以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基地的研究人员说:“真正的创新依然会非常困难的”。

 

资料来源 Nature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