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科普译文竞赛胜利结束了。本届译文竞赛进一步检阅、团结和壮大了外国科普作品翻译工作者的队伍,这是令人十分高兴的。

在评选本届优秀译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题材新颖,内容充实,有利于推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好文章,发现了不少很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优秀译文。这里刊载的《用化学方法研究历史》就是一篇颇有启发、十分耐读的得奖作品。

从选题来看,译者对于应该引进介绍什么样的作品,是很有眼力的。我们知道,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八十年代,各门学科的专业分化正在不断深入,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在逐渐加强。许多学科科研工作的推进,往往都要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或科研成果来加以验证。《用化学方法研究历史》这篇文章不仅为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而且对我国科普工作也不无启发。

然而,好的原文还需要优秀译文来加以传播。难能可贵的是译者对英文原作的理解比较透彻,既能较好地掌握作者的行文风格,又能巧妙地克服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表达上的难点,重原意的忠实传达而不拘泥于原文的某些结构,从而比较适当地运用了诸如词类转译、增词、分述等翻译技巧,使人读来通篇颇有一气呵成之感。这是值得读者学习参考的。

当然,译文中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某些地名如Marseilles(马赛),San Francisco(旧金山),在我国早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不宜采用其他音译,译者似乎未予重视。尤其是译者对科普作品与一般读物翻译处理上的区别似乎有所忽略。如译文中把“Those of the whites conta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lead…”译成了“白人遗骨里含有大量的铅”,把“It adds a new dimension to our study of the past. ”译成“它为我们对过去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把“Chemical contaminants”泽成“化学物质”等,就嫌着墨过浓,用词过重,甚至有些失真,致使“原作语言”和“译作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不过,总的看来,《用化学方法研究历史》仍不失为一篇好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