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精神疾病就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也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行为病态反应性疾病,其物理诊断不明显。人们在对普通精神病界定时,通常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中毒性精神病”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等排除在以纯心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感知觉倒错的精神疾病之外。由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明了,且病程期长而不易治愈,常常好发病于一些智商较高的人,因此,人们常称之为“人类智慧的无情杀手"。

天才者的悲剧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杰克森(Jackson)博士曾经对47位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家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其中有18人因精神失常住过医院,尽管调查的规模不大,但80%的人有精神失常现象的比例,高于正常的6倍。由于精神病的发病阶段不同,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诱发精神病。而一些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的发病期多在中老年阶段,在他们患上精神病之前他们的成就已广为人知,而一旦患上精神病,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天才生命已经结束。荷兰19世纪后期艺术大师凡高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人们称他为“世界画坛上的奥林匹斯山上的巨神”。正当他的艺术天才开始走向辉煌的时候,他却意外地患上了精神病,他的艺术光芒便由此熄灭。在他患上精神病的两年间,受尽了人间的歧视和冷遇,穷困潦倒,他在混沌之中自杀身亡,死时年仅37岁。20世纪初英国著名画家路易斯 · 韦恩在57岁时患精神病,行为怪诞,他在精神分裂后虽然偶有画作出现,但其画作与现实脱节,表现出了精神病患者绘画的荒诞和抽象。美国著名数学家纳什(Nash)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在30岁前因创立“均衡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63岁走上诺贝尔领奖台时,他已经被精神病折磨了33年,而他领取的世界级最高奖却是他33年前对当代经济学所作的巨大贡献。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纳什这位天才的数学家一直处在精神病的痛苦和折磨之中而一事无成。这不能不说是纳什人生的一大悲剧。

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因素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病是一个综合症,但习惯上仍把它当作一个学科和单一的一种疾病,对其病因、症状、治疗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人们对精神病的病因研究主要是从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方面人手,提出了精神分裂属于非器质性精神病范畴;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初,人们在临床遗传学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心理病因方面以美国的医学博士罗伯特 · 斯彼德(Robert L Spitzer)以及艾伦 · 弗朗西斯(Allen Frances)博士等提出的“心因论”受到广泛的重视。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氯丙嗪的合成到70年代中期。在病因研究方面,由于精神药物取得了无可辩驳的疗效,因而被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属于某种代谢性障碍(当时认为主要是氨基酸代谢障碍),以美国为主的生物精神病学受到了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关注。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为精神病的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发现,在临床治疗上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尽管人们对精神病学的研究经历了以上四个阶段,但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方面,即:导致精神病的成因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的呢?

环境因素即心理社会因素,是排除先天遗传因素而纯属于后天环境所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过去称之为心因性(Psychogenic),是一种包括观念、经历、情感和环境条件在内的一种综合致病因素,即病人在达到生活目标过程中受到过打击、挫折使大脑神经受到刺激后形成。精神病学家们对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大致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良好的家庭教养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兼精神病学家哈里 · 斯塔克 ·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认为,一些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多疑忧郁的人因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导致精神分裂者与他们早期的家庭环境教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譬如家庭暴力、父母性格怪异、孩子被厌弃或关心过度等都是导致成年后精神分裂的重要原因。二是性格方面,20世纪初就有人认为很多精神分裂症是从病前不良性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是所谓分裂样性格。精神病学家布鲁特(M. Bleuler)在70年代初对20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发现:24%的人属病态性分裂样性格,28%的人属非病态性分裂样性格,13%的属病态的但不是分裂样性格,4%属非病态的其他特殊性格,31%是正常性格。而这些异常性格的儿童在发病前和普通儿童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这种潜藏的异常性格便暴露出来。

后天的环境因素还包括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他认为,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又不为人知觉的潜意识心理过程,不但是一确定的事实,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他把精神病的归因为本能意识尤其是性本能意识被压抑的结果。他把人的精神生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他认为,意识是行为、是表象,前意识是行为的控制阀,而深藏在意识和前意识背后的无意识则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当某些因素导致前意识的控制阀失去作用后人类被长期压抑的本能意识便失去了控制而暴发,或者是压抑过久而得不到宣泻,进而导致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并没有从病因、病理上来探讨精神病学,而是一种精神病分析学和精神哲学。现代医学所要解决的并不是方法论和分析学理论,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精神病因和病理学。

精神病与脑机制研究

大脑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枢纽,人的智慧、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全是大脑功能和作用的体现。任何精神疾病都可以说是大脑神经机制上出了问题。但是,现代医学对精神病患者死亡后的脑组织切片观察并未发现异常改变。由于精神病的发病者多是一些智商较高的个体,因此,有人提出,除基因遗传因素外,很可能与一些人的脑细胞过分活跃有关。为了揭示精神病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对脑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情绪活动的脑区域研究 美国生理学家沃尔特 · 坎农(Walter Cannon)认为,情绪的产生与否以及情绪的特征决定于丘脑和下丘脑的活动形式,而下丘脑是调节情绪状态的关键结构。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神经生理学家认为情绪是外周和中枢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安东尼奥 · 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对杏仁体或前额皮层损伤的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病人情绪沮丧和精神一度失常。另一位神经生理学家斯坦利 · 沙赫特(Stsnley Schachter)则认为,大脑皮层对情绪和精神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并提出大脑皮层对来自外周的信息产生认知性的情绪反应。

脑神经发育研究 研究者认为,妊娠在2~3个月期内神经细胞发生迁移,由此确定了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及其内部联系。而上述结构不会因为细胞缺失或继发性病理改变而更改。如果这一时期神经细胞未能成功迁移,则会导致皮质发育障碍。这些神经发育障碍是后来精神疾病的潜在因素。从皮质细胞结构方面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络结构缺损,到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性应激时恰当地调节皮质下多巴胺的活性而导致精神分裂。这些发现均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大脑神经发育缺损有关。

神经递质物释放的研究 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及受损后难以修复在于其化学传导。科学研究发现,支持化学传导的递质物有近50余种,当神经触突所释放的某种递质物过多或过少时都有可能造成大脑思维功能紊乱。生物化学家伍利(Wooley)和肖(Shaw)等早在20世纪中期就研究发现,与5-羟色胺(5-HT)结构相同的药物能改变动物的行为并能导致人的思维紊乱。因此他们提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中枢5-HT功能不足有关。也有人提出不是5-HT不足而是增强。还有诸如精神分裂症与γ-氨基丁酸(GA-BA)缺损以及多巴胺功能过度有关,并在神经活性肽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类具有精神活动,精神是人类改造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唯一动力。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患精神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精神疾病不但消去了智商较高者的才气,而且还可能给社会造成一些破坏。因此,如何揭示精神病的病因病理已成为对现代医学提出的严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