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象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最初的技术,一般是指劳动者的技巧、功能和操作方法。近代科学兴起以后,技术逐步成为科学与生产的中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作为人类对改造自然总体性哲学反思的技术哲学,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人类变革自然的能力和技术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哲学家们视角导向的转移。

技术哲学思想的萌芽

在古代,技术哲学思想的萌芽蕴含于自然哲学之中。古代一些学者对技术作过哲学性的思考。中国春秋末齐人的著作《考工记》就是一部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总汇,其中把有经验技巧者称为“工”。在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献中,工技、工巧、工力等兼有手工技艺和能工巧匠的双重含义。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技术,“在体力和敏捷上我们比野兽差,可是我们都使用我们的经验、记忆、智慧和技术"。古希腊最博学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认为技术与制造过程有关,人们的生产技术活动包括质料、动力、形式和目的等四种因素。他把技术看作是人类掌握现实的方法之一。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指出,自然界的事实中就有机械器物的模式,人们找到了它并加以模仿,制成便于生活的东西,就有了技术中的机械。

 

11

图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近代自然科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文艺复兴运动而蓬勃兴起之后,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对科学的反思,而忽视了技术。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认为其中的原因“除了具体的历史情况以外,这还跟西方哲学注重理论的传统有关。人们曾认为技术就是手艺,至多不过是科学发现的应用,是知识贫乏的活动,不值得哲学来研究。由于哲学从一开始就被规定为只同理论思维和人们无法改变的观念领域有关,它就必然与被认为是以直观的技术決窍为基础的任何实践活动、技术活动相对立”。但那时还是有一些人也议论技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达 · 芬奇认为,一味背诵别人著作的人对不起自然,而有所发明的人、沟通自然与人类的人才有自己的分量。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主张,自然哲学应该包括科学的和实用的两部分,他在呼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把人的力量与改变物体联系起来,认为“在一个物体上产生和加上一种新的性质或几种新性质,乃是人的力量的工作和目的"。在培根看来,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乃是人类行动中最高贵的活动,它们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它们的力量是任何一个帝国所无法比拟的。

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代表狄德罗更是把技术看作是人类的文化领域之一,主张科学和技术相辅相成,强调要通过技术不断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尽可能整理技术的特有术语并给予最正确的定义,提出“技术是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这个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它明确指出了技术是有目的的,是通过社会协调完成的,它既包括硬件、工具,也包括规则、工艺方法,而且是它们构成的体系。

早期技术哲学:对技术本质的研究

18至19世纪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水平获得了空前提高,人类迎来了真正的技术时代和改造自然的新纪元。技术日益凸现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哲学的眼光投向技术,密切关注生产与技术实践活动,即使唯心主义哲学家也在谈论技术问题。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在解释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指出,人有资格成为自然的主人,这是由于人是世界上唯一能选择和确定目的的存在者,突出了技术的目的性,但是他宣称人是自然界的最后目的,陷入了神学的目的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运用唯心主义辩证法考察了技术过程,他把发明和利用工具看作是理性的技巧,是人利用自然界来反对自然界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认为手段比外在目的更高,因为人是以工具而获得支配自然界的威力,而且工具会保存下来,工具的目的——直接的享受,则会消逝并忘却。

19世纪中叶前后,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逐渐成为总体性考察和哲理性反思的专门对象。

德国农艺学家贝克曼出版了《技术入门》、《发明史》,第一个使用了technology这个术语。英国工艺学家波佩出版了《工艺学教程》、《工艺学历史》、《各国的工业》等著作。英国化学工程师、经济学家尤尔出版了《工厂哲学》、《技术辞典》,他在其两卷本的《工厂哲学》中为工厂制度辩护,同时说明了手工技艺与机械生产、机械工艺与化学工艺之间的区别,以及机器的分类、发明的规则和自动机的社会经济意义。上述这些人的研究工作成为技术哲学的先声。

1877年,曾是左翼黑格尔派又有长期技术实践经验的德国学者卡普出版了《技术哲学概论》一书,侧重于从研究工具与机器这种技术手段人手,提示技术的本性。他把所有的工具和机器看作是人体各种器官的外化,即“器官投影”,认为手是一切人造物的模式和一切工具的原型,铁路是循环系统的表现,电报是神经系统的扩展。他主张技术是推动文化、道德、知识进步的手段,人类要通过技术得到自我拯救。卡普是第一个提出“技术哲学”概念的人,他开创了系统的技术哲学研究,被誉为技术哲学的创始人。

继卡普之后,俄国机械工程师恩格迈尔不仅撰写了技术论文和发明家手册,还在德国杂志上接二连三地发表了多篇使用“技术哲学”一词的论文。他认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有责任为社会提供适宜的产品,而且要承担参与政治事务和经济管理等社会责任。1912年,他写出了四卷本的《技术哲学通论》,积极倡导哲学家和工程师加强协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技术哲学中的各种问题。

德国冶金学家希默是使用“技术哲学”一词的第三人。1914年,他出版了《技术哲学》一书,认为技术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的创造活动,技术的目的是人类通过驾驭物质、摆脱自然限制而获得自由。

在技术哲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当推集工程师、企业家、哲学家于一身的德国学者德索尔。他出版了多部关于技术哲学的著作,主要有《技术的文化》、《技术哲学》、《技术的核心问题》、《围绕技术的争论》等等。在这些著作中,德索尔竭力为技术作辩护。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得以在世界上生存的力量所在,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他把人类的目的、自然定律、人类的思维运动过程看作是技术的三要素,认为由技术造成的东西属于科学、艺术和道德3个“王国”之外的“第4王国”。德索耳的技术观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他断言,任何特定的技术问题仅有一个最优解,这个解不是创造出来的,而首先以潜在形式存在,人们的活动又是发现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技术可能性并使之变为实现,发明实质上是一种发现。

从卡普到德索尔时期的技术哲学带有明显的工程学传统,工程技术哲学主要从内在对技术进行分析,强调技术本身的性质、特点、意义和规律,其创始人往往是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们一般掌握或了解实际的技术实践活动或亲历过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人文技术哲学:关注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关系

主要和率先在德国创立的技术哲学很快影响到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并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日本。在日本,以哲学家户坂润为代表的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的学者们,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思想,并将德语的技术哲学一词译为“技术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总体上考察技术。围绕技术的本质,学术界开展了一场持续近30年的大讨论。以户坂润为代表的“体系论”,从社会生产力角度强调技术是劳动手段的体系,而以武谷三男为代表的“应用说”,则从行动和功能方面强调技术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规律有意识的作用。

近些年来,以人文主义传统为主的技术哲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技术哲学并不局限于研究技术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而是着重于用非技术的或超越技术的观点阐述技术的本质和意义,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文化的、伦理的、人类学的等广泛的视角,探讨技术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美国哲学芒福德是人文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技术与文明》、《机器的神话》、《艺术与技术》等。他以人类学为基础,从人性和心理的观点把技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类是同人类生活的多种需要和愿望相协调的综合技术(或生命技术),它是充满人性的技术的原始形式;另一类则是以科学智力和大规模生产为前提,谋求经济增长、物质充盈和军事优势的单一技术,它是不符合人性的权力主义技术。芒福德认为,现代技术就是典型的单一技术。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现代欧美国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人文技术哲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有《存在问题》、《形而上学导论》、《科学与沉思》、《技术的追问》等。海德格尔主张从非技术人的身份对技术进行哲学反思,认为技术,特别是现代技术是一种真理或展现,它揭示自然并挑战自然,以产生一种能独立储存和可以转化的能量。技术展现具有限定自然、强求自然的性质。现代技术把事物限定在某一方向上,自然事物就成为贯彻技术意志的被限定强求、被谋算、被统治利用的对象性存在物,丧失了其作为事物的本性。因而,技术发展是危险的,技术使人从存在中异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重视物质,忽视精神和人的价值,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虽然海德格尔对技术持批判态度,但是他并不是单纯地否定和简单地排斥技术。他主张不应抛弃和打碎技术,而应了解技术的真正危险,达到技术的自我认识,回到真理的基础上来,避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也可以看作是人文技术哲学的代表,他主要从社会的、政治的角度审视技术。在他的《技术社会》一书中,从技术决定论出发得出了反技术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技术完全遵循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决定自身的不断增长,而根本不顾及人们在伦理、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考虑。所有事物都被技术所改造,以适应自主技术的需要,人们的一切工作和行动都受技术命令支配,人变成了技术的奴隶。埃吕尔宣称,技术的发展限制了人类选择的自由,扭曲了人性,把地球从人类的乐园变成人类的牢笼。因此必须教会人们同技术保持距离和独立性。埃吕尔的技术观对现代欧美的技术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美国学者在20世纪中叶才表现出对技术问题进,行哲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40年代,特别是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立者维纳等一些颇具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曾论及技术应用的两重性,他们对于把技术成果用于作恶和杀戮表示了忧恐和不安。1963年,由美国天主教大学发起的以技术为主题的“技术文化中的哲学”讨论会,涉及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与人性的关系等问题。1966年,由美国技术史协会主办的以“技术与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是技术哲学在美国兴起的标志。这次研讨会的内容和提交的论文,以《面向技术哲学》为题在同年的《技术与文化》杂志上刊出。对打开美国技术哲学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是1972年出版的《哲学与技术——技术的哲学问题读本》,这是美国技术哲学的第一部综合性文献,包括26篇对美国技术哲学具有开创性的文章,其中有德国、法国、西班牙学者的论文。这部文献的问世,拉开了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全面铺开的序幕。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哲学,不仅文献数量呈直线上升,而且研究走向广度、深度和系统性,一批具有创新特色的专著纷纷面世。如1991年伊德出版了《工具实在论: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间的界而》;1994年米切姆出版了《通过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间的道路》,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作为客体、作为知识、作为活动和作为意志的四种技术形式。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5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对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动力等问题开展过讨论。我国较系统地研究技术哲学始于80年代,一些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将西方技术哲学和日本技术论的研究成果及状况介绍给国人,并且就技术总体发展的重要课题开展了专题研究。1994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将技术哲学列入自然辩证法的两门分支学科(工程技术哲学和技术论)。1999年出版的陈昌曙的《技术哲学引论》就是一部关于技术哲学方面的优秀著作。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已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可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科。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是一种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的复杂事物,未来的技术哲学将涉及多视角、多方位、跨学科的研究。目前,技术的多学科研究还刚刚开始,技术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未得到充分发展。正因为如此,技术哲学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和光明前途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