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举债,以弥补个人需求不足;银行重组,以恢复其借贷能力;金融监管系统改革,以重新赢得人们的信心。”

――保罗·克鲁格曼

 

  有一则笑话:某政治家在当众宣称自己坚守的原则之后,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如果你们不喜欢,我还有其他原则。”当然,这个政治家在不同的国家各有所指。
 
  而这则笑话,正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认为在当下经济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得赤字过大;不得随意发行货币;私人公司不得转为国有”这些经济学上的金科玉律正在被人们抛诸脑后,因为世界经济目前正处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谷,也许将继续走低,成为1945年以来的新低。
 

“原则”视情况而变

  克鲁格曼并不谴责这种对原则的放弃,相反他认为,与其说这些是经济学的原则,不如说是在不同环境下被误用或者滥用的产物,全球经济体因此承受了超过30年的通胀苦果。在他们眼里,通胀必须加以控制直至消除;然而居高不下的公共财政支出和货币的扩张助推了通胀的肆虐。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过多货币追逐过少产品的需求不足情况,而政府仍然在持续扩大需求。
 
  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发达国家面对的与其说是需求过剩,不如说是需求不当。这个问题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就出现了(也就是克鲁格曼指称的“萧条经济学”),并成就了著名经济学家约翰·M·凯恩斯(John M.Keynes)的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通过公共借贷和支出调节经济衰退期需求不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虽然当时的美国政府事实上已经在实行该政策,但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还是凯恩斯。之后凯恩斯提出:无论经济处于何种状况,公共财政可以对其进行调节,以保证人人得以就业。也因为上世纪70年代对这一理论的误用导致了通胀,使得控制财政预算成了“金科玉律”。
 
  凯恩斯最著名的即兴发挥之一,即“情况发生变化,我的观点也随之变化。”如今,克鲁格曼重拾这个观点,即“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变,观点应该随之改变。”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在日本、墨西哥、东亚、巴西等地区的多次金融危机(环境已经在发生变化),经济衰退的趋势已隐约可见,然而人们依然安常守故,不思变革。
 
  思想上的食古不化和对市场经济调节的迷信,导致了目前这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
 

破解“流动性陷阱”

  克鲁格曼去年修订完册的《经济大萧条反扑与2008危机》一书,避开了乏味的专业术语,例举了大量鲜活的事例描述了引发经济萧条的原因。例如,他在书中谈到了一个保姆公司通过放发保姆消费券,以此吸引其他成员购买保姆服务。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成员倾向于囤积保姆券的时候,需求低于供给,公司就陷入了困境。
 
  目前的状况也基本如此。当大西洋两岸在遭受银行倒闭的冲击时,家庭和公司都在储备货币,或用于偿还债务,或准备应对更糟糕的状况。货币的储备行为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凯恩斯所说的“节俭悖论”――需求下降引发生产链断裂;生产链断裂致使工人失业;而更多人失业又导致需求进一步下降。此时,即使货币使用的成本降为零,人们也不会轻易去举债,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至于如何去应对“流动性陷阱”,则是《经济大萧条反扑与2008危机》的弱点。该书是1999年的补充版,主要侧重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对当今的形势着墨不多。假如克鲁格曼从现在开始构思这本书,他必然会将精力放在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尽管如此,他仍然花了11页的篇幅试图解决当前的危机:通过政府举债以弥补个人需求的不足,就如凯恩斯所主张的。同时,银行需要重组,去除坏账以恢复其借贷能力;制定新的财经政策,改革金融监管系统,以重新赢得人们的信心。
 
  从原则上来说,这些都是需要的。但是读者们还需要更多其他的信息来指导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