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第4届“国际极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已落下帷幕,然而对于南北两极的研究,科学界仍然享有科学优先权

 

 

极地探险与数据共享

  对于科学家而言,今年3月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第4届国际极地年圆满落幕。从2007年春季到2009年春季,大量的科研工作者涌入了南北两极,这个全球性的超级项目已经成功地综合了大约50000名科学家的努力。这些科学家来自于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领域,其中包括许多来自于第三世界以及极地研究新兴国家的科学家。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对于极地附近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过程的理解,尽管仍然还很粗糙。
 
  但是,国际极地年也过分渲染了极地区域同地球之间的联系。曾在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期间,人类对于两极的触及仍然近乎像火星一样遥远;而时至今日,科学家感觉到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两极的影响远比地球上其他地方强烈――并且会很快成为经济和政治的“新战场”。因此,科学家和决策者应该考虑,这次的国际极地年并不是极地科学的最后突击,而应把它视为奠定坚实基础的基石。
 
  尽管首要任务是确保这次国际极地年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向大众提供免费的数据和科学成果;而这些信息将会极大地增加海洋物理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气候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相关学者的参与热情。
 
  随着各国资金的挹注,应尽可能快地创建相关文件――国际极地年还没有任何详细的有助于决策者和大众的成文基金预算。极地科学的两大主要组织――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应该起草好相关预算,这会吸引全世界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参与。包括极地治理条约及组织的成员国之一的挪威,承诺在政策上会尽最大的努力。
 

跨国合作与地缘政治

  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极地工作者们也应不遗余力地寻求出路――在两极建立起永久的观测网。正如这次国际极地年所强调的那样,气候的急剧变暖迫切需要对冰层厚度进行持续地的地面观测,包括卫星从空间监测冰冻层的变化情况。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显然政府可能无暇资助这样的项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一些相关项目得到了资助――其中之一就是在阿拉斯加地区(巴罗观察站)建立季节性研究基地,有望成为美国极地研究的新“旗舰”。
 
  在对极地的探索过程中,极地工作者们应当在两极寻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管理机制。在众多领域中――从捕鱼、航海再到污染的控制以及气候变化的减缓,这些都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特别在北极,它不享有像《南极公约》那样的国际保护,规范的制定过程需要拥有一个强硬的、系统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制度。从俄罗斯、美国、欧盟、加拿大、丹麦以及挪威对北极所发表的建议或声明来看,暗示了未来的北极治理的确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加之诸如中国和巴西一些新的国家的加入,国家间的协调工作是很显然的事情。
 
  最后,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使国际极地年的跨国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两极不仅仅是科学家所要进军的领域,也是冒险家、军人以及各行各业为之神往的地区。随着潜在的竞争和蕴涵的不协调音符,南北两极的研究就变得更具有吸引力。然而,科学协作不会阻止这一进程,但他们能够使国际交流像以前一样保持生机、能够使成员国分享到两极的研究成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