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ichael G. Rodd是英国Swansea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关于采用自动化技术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带来的影响,作者在此文中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深一层次的思考。
人们传统的观念把工程技术定义为:“系统地应用科学知识从事设计和创造以反应用各种结构和机器。”而如今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个传统的定义被广泛应用时并没有直接把我们人类的需求作为参照。因而我们应该把工程技术重新定义为:“系统地应用科学和技术知识从事设计和创造以反映用各种结构和机器为人类谋利益。”
技术并无固有的价值。它的功用仅在于为我们人类的需求提供服务。因此,每项新的科学发展应该用它在何种程度上造福于人类来衡量其功用。确实,满足人类的需求将是任何工程技术的客观任务。
令科学哲学家们感兴趣的是每一项科学发现都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功用。当我们对这些科学问题钻研越深,就会有越来越多更深刻的发现。例如,火可以燃烧取暖,也可用来毁害生命。导弹可以用来探测外层空间,开发外层空间资源;另一方面它也足以毁坏我们这个星球的大部分区域。人们已经相信核能将成为重要的能源。工程师们将用核能来发电并用它来作为轮船、飞机等器械的能源,然而核能也足以使我们所处的地球全部毁灭。
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许多人认为无线电、电视以及核能时代的到来事实上已产生了新的工业革命。本文指出了微电子学的发展确实冲击了所有的技术,其程度和意义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微电子学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具有了控制的能力,使我们对周围现有的各种技术革新有了控制的能力。
当然,控制正是自动化所包含的一切,也意味着技术革新者和工程师不考虑长期后果就采用新技术的责任。在制造业引入自动化技术一例。从未有过任何技术像自动化技术那样导致社会上有那么多工人失业,因此人们极力建议及时对自动化及其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中的作用作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形成有关自动化的哲学
本文提出形成自动化的哲学理由是很简单的,它出自于从事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家对那些喜欢卖弄深奥难懂术语的行家们的失望。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人们普遍共知的,能直接转换成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的这种哲学。除非我们都已掌握了当今的各种技术,否则世界将会混乱。成千上万的大众将会对技术革命带来的竞争感到失望,他们难以找到工作,只能眼睁睁地看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例如,思考一下南部非洲西海岸那些靠捕鱼为业的村庄。当有外来庞大先进的捕鱼轮开到此地时,那些原来繁荣的村庄一下子变得贫乏。那些外部侵入的装配有大冷冻仓的巨轮,可以在海上停留足够长的周期。先进的捕鱼技术足以冲击原来当地的那些渔民,使他们变成多余的人。
在世界各地,人们经常发现由于没有考虑其后果对社会的影响而引用新技术的例子。这种影响有时如同一场浩劫。在采用新技术时往往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总是忽略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那一阶层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一层次的许多人将会失去工作,没有收入。社会学家们自然认为每个人都应有权享有收入。因此社会福利系统将起作用。然而,这样正确吗?难道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没有那种看到自己劳动成果的期盼吗?难道人们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把它看作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去工作吗?显然对某些人,工作对他们而言可有可无,但我认为总体来看很小一部分人这样看待工作。在英国,有许多受社会福利制度保障的年轻人,他们整日泡在玩游戏机、看电视,与自己反对的俱乐部找是非。最终从他们的眼光中仍流露出对社会的失望和悔恨。
在许多情况下,职业培训可以调整新技术带来的冲击。确实,许多企业成功地制定了培训目标使企业内职工受到及时的培训。在某些方面这种培训制度是有效的,但在某些情形下就很难实现。例如,让一个有25年焊接经验的技工去学习操作计算机和机器人;让一个邱岁的未经高等教育的工人去学习掌握新技术,这将是很困难的。许多事实已证明,要使众多的技工变成对新技术熟练的操作者或程序员这一理论不现实。况且工程师设计的机器人及程序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毕竟比一个技工的作用大得多。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固有的需要。这个前提是我们议论的中心,这个前提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及其应用必须真正为人类利益服务,满足人类固有的需求。
为什么要采用自动化
按本文的意图,自动化可以定义为:用电子器件,由计算机控制那些人类或许不能控制的机械过程。在自动化技术形成的早期,这个定义非常正确。早期的自动化技术目标在于用它完成人类不能达到的操作要求。例如,控制理论的许多早期工作来源于对飞行器和军事应用中的位置侍服机构的控制。
自动化技术自然地被应用到化学工厂中对设施的控制操作。因为化工生产中环境及许多生产过程极其迅速以致人工操作无法实现。空间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对卫星位置的遥控等自动化技术。总之,早期的自动化技术目的在于对控制过程进行遥控,这是因为某些控制要求有非常快的速度或者控制的场所是我们无法达到的。
然而现在我们看到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人类能够胜任的工作中,只是因为手工的操作还不够精确或快速。在产品生产周期太长的情形下,自动化技术提供了解决办法。当然这就引出了为何采用自动化技术的有关问题。很明显,人们可以列举一系列理由来论证采用自动化技术的原因。诸如,有些控制场所人类不能到达;有些工作的强度超出人类体力所能承受的强度或者人类的速度无法相比拟的场合;人类不能忍受的周围环境条件或人工的精确度达不到要求等。
在许多情形下,人们忘记了这一事实,就是经过必要的培训人类的技能能够达到必要的满意程度。人们应该对那些具有很大的短期利益而从长远利益来看是有害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这就导致我们对采用自动化技术而带来的所有问题进行探讨,特别当我们以这样的观点看待自动化技术,即自动化技术应该包含应用各种可能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增进人类在给定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采用自动化技术的目的应该是能够以此生产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畅销品,同时为生产人员提供就业。这是我们讨论中的基本假设。这也提出了市场策略方针的问题。在许多国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成功的市场在于它能及时地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把西方和东方有关市场经营的哲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要达到上述这些目标的关键所在。在西方世界,市场经营的公式可以表达为:销售价格等于制造成本加上利润。这就意味着销售价格的确定要看总的制造成本投资再加上拟定的利润。
然而在东方,尤其当日本的工业开始起飞的时候,上述的公式要作一点修改。公式的基本形式不变但含义有所不同:利润等于销售价格减去制造成本。意味着销售价格由市场固定。例如日本的汽车要进入美国市场,不得不与已经建有的庞大的市场竞争。因此日本的汽车在制造成本上必须具有竞争力,还要有另外的吸引顾客的因素。利润将直接取决于制造成本 · 制造成本的降低决不能影响产品的质量。这里的关键在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改进质量。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呢?有趣的是从西方人和东方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中可以找到各自的解决办法,在西方,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如果用人工效率有问题,就采用自动化技术取而代之,不论代价如何。
然而在东方,处理方式不一样。东方的哲学家们对于采用自动化技术的态度是: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尝试采用自动化技术来改善工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而不是取而代之;采用自动化技术应该使工人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而不是使工人们变成多余的人。
引入机器人
机器人引入工厂的前景无疑会引起工人的不安。确实,在许多情形下机器人对工人构成了威胁——除非他们不断改善工作能力,否则将会被相机器人取代。如果工人的技能还不够完善,引入机器人是否有利,这个问题无疑值得探讨。
真实情形是现在的机器人或今后五十年以内的机器人仅仅只是由程序控制的用来完成繁重工作的机械操作者。它能胜任那些枯燥繁重的工作,准确有效。机器人既没有同工人相比拟的智慧,也没有工人那样的适应性。然而它们可以在人类不能工作的场合下工作,显示了这方面的优越性。
机器人已被应用于这些场合:使人致命的环境,例如具有强辐射的场所;有害的劳动,例如喷漆和处理有毒的化学物品;危险的场合,例如战争和灭火;艰苦的劳动,例如搬运重物和做枯燥的检验;噪声太大的场合,例如锻造和铆接车间;枯燥乏味的劳动,例如分类和组装等场合。
用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不应该是为了防止人们罢工,而是为了用它代替人类完成那些环境不允许或速度太快或精度太高的场合,对后一种动机我们必须作仔细的审核。如果手工速度不够快,用五个人代替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够快了呢?当然用经济眼光来看似乎这样不合算。然而这里所要阐明的是机器人不应被视为仅仅是替代人类劳动的工具。确实我们仅能接受机器人是特殊的能协助人类工作的一种电子机械设备而已。它可以成为人类的助手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劳动。否则我们就不能对自己或对后人解释为什么要把人类排除在工作之外。
本文指出自动化技术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使人类进步的一种重要的工具。我们不能回避我们的制造部门追求高效益的现实。采用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总方针并不是不合理的,只是我们应该能够控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确实应该能够控制其对人类自身利益的影响而不废弃采用自动化技术的方针。
我们已经认识到要在社会上工作和有所作为是人类的天性。争取使所有的工作由机器做而不是人去做的这种努力不会被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大部人所接受。
不断地采用新技术的趋向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经常耳闻目睹新技术被采用而不论它是否影响了人类的天性或长远利益。这种做法是不合理。
微电子时代,超出以前任何时代,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应用技术的能力,使我们能够进行控制,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快速通讯的方法。也有效地缩小了世界市场。有了高效的运输方法,各国可以自由地找到潜在的市场而出口产品,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环境下,每个国家都在注重生产方式。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无疑将在促进工业生产效益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刹我们具有社会责任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自动化技术以及在何种情形下才能正确发挥它的作用。在每项人类活动事务中,我们都应该把人类的需求和可能受到的影响牢记心中。
[Siemens Review,1988年7~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