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了关键的抗疟药青蒿素。

 

http://www.nature.com/polopoly_fs/7.30062.1444133843!/image/smallcomp.jpg_gen/derivatives/landscape_630/smallcomp.jpg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从左至右):大村智、屠呦呦、威廉·坎贝尔

 

  三位研制出抗寄生虫感染疗法的科学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是:美国德鲁大学微生物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日本北里大学微生物学家大村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家屠呦呦。
 
  上世纪70年代,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类名为阿维菌素的化合物能杀死导致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寄生蛔虫。1981年,这类化合物中最有效力的药物伊维菌素被投放市场。
 
  屠呦呦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她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研制了抗疟药青蒿素。她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对中国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们期待中国在未来产生更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国主要的研究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如是说。

 

抗疟疗法新突破

  上世纪60年代,治疗疟疾的主要疗法是氯喹和奎宁,但其疗效正在日益下降。因此,中国在1967年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523),旨在研发抗疟新疗法。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筛选了2 000多种中草药疗法,寻找具有抗疟活性的药物。蒿属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被证明特别具有效力,到1972年,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分离出了具有化学纯度的青蒿素。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家饶毅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天大的好消息”,他研究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我对此非常高兴,屠呦呦完全应该得到诺贝尔奖。”
 
  对青蒿素发现的表彰也存在争议,饶毅指出,屠呦呦从未在中国获得过任何一个重大奖项,也未曾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尽管有其他人参与了青蒿素的研究,但是屠呦呦确实是毫无争议的领导者,”饶毅说,“而她在国内从未得到公正的认可。”
 
  清华大学创新研究专家薛澜说,他已经被关于屠呦呦获奖的消息淹没了。“人们都在庆祝这个好消息,但是我希望公众也要清醒地看待此奖,因为从中我们还有太多东西要学习。”他说。
 
  薛澜指出,现在中国的年轻科学家都被要求去海外做出色的研究,在国际认可的期刊上捣腾顶级论文。然而,屠呦呦从未在国外工作过,也没有发表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屠哟哟并没有跟风、随大流,却因其工作的原创性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案例给中国科学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薛澜说。

 

抗蛔虫药物发现

  大村智在日本研究分离出一组称为链霉菌属的菌株,是已知具有抗菌特性的土壤细菌。1974年,他从一个高尔夫球场附近的土壤中找到一种有希望的细菌,连同其他细菌一起寄给了美国新泽西州拉威市的默克医疗研究所坎贝尔领导的研究组。(大村智的研究所在1973年与默克公司签订了研究合作协议。)
 
  坎贝尔研究组从细菌培养物中分离出阿维菌素,并解析出最有希望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将其研制成一种药物――伊维菌素。1987年,默克公司宣布将该药物捐助给任何需要治疗盘尾丝虫病(又称为河盲症)的人。十年后,默克公司开始捐助这种药物用于治疗淋巴丝虫病。根据美迪善捐助计划,默克公司每年捐助2.7亿次药物治疗。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凸显了对寄生虫感染研究重要性的全球认可,而总体上忽视了热带疾病,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的史蒂芬·沃德(Stephen Ward)说。他指出,青蒿素“拯救了大概数百万人的生命”,尽管在东南亚部分地区青蒿素的抗药性在增加。伊维菌素也保护了数百万人免于相应的寄生虫病。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关注自然界极其丰富多样的产物,这是药物研究的一个伟大起点。”他说。

 

资料来源 Nature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