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 · 乌仑贝克(George Uhlenbeck),逝世于1988年10月31日;他主要是以电子自旋概念的创始人之一而闻名于世的,这一概念是他与古兹米特(S. A. Goudsmit)密切合作的成果;这一合作曾得到他们在莱顿大学(荷兰)的老师保罗 · 埃伦菲斯特(Paul Ehrenfest)的鼓励和促进。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的这一概念是1925年期间添加在所谓原子结构的矢模型上的最后两笔之一;另一笔是泡利(Pauli)的不相容原理。这概念对在复光谱分析中产生的神秘量子数作出了明确的诠释。两年后,泡利论证了电子自旋如何能够用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来处理;在狄拉克(Dirac)的相对论性理论中,自旋是作为一种形式体系的必然结论出现的。而且,自旋的概念不仅限于电子,而是粒子物理学的一个普遍特性。
为什么这一重要工作没有获得诺贝尔奖?1945年,泡利因提出不相容原理而获得诺贝尔奖;难道接着将诺贝尔奖授予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是不合逻辑的吗?诺贝尔授奖委员会是受到了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完全不知道的事实的干扰吗?这个事实就是拉尔夫 · 克罗尼克(Ralph Kronig)在这以前就提出过同样的想法,并与泡利讨论过,而泡利使他放弃了这个想法。或者,是考虑到这两位候选人后来的工作尽管不无价值,但均不属于诺贝尔评奖范围?这两种论点都不能令人信服。
乌仑贝克的后期工作涉及各种课题,他和考诺宾斯基(Kono Pinsky)—起曾经发展了一种形式略微不同的狄拉克的核衰变理论,它虽然表现出有趣的洞见,但后来却被放弃了。然而,他的工作的着重点是在于统计力学。乌仑贝克曾与贝思(E. Beth)—起提出了第二维里系数(亦即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之幂展开式中的第二项)量子力学。他还和卡恩(B. Kahn)——此人后来在荷兰占领期间成为了纳粹反犹的牺牲品合作在凝聚理论(the theory of conden-sation)方面取得相当可观的进展。乌仑贝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移居美国,并在战争期间担任了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理论组的负责人;他在那里主要研究噪声问题。
战后,他把较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虽然他撰写有关统计力学基础的综合论文的计划由于他的同事柏林(T. H. Berlin)过早去世而受挫,但是他在讲课笔记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两卷分量较小的著作。他还写过有关状态方程、布朗运动以及迁移现象动力学理论方面的论文。乌仑贝克是一位杰出的讲演者,他在安阿伯(Aun Arbor)、乌得勒支(Utrecht)以及洛克菲勒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们将会记得他是一位博学、可亲的导师。
[Nature,1988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