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对上海专利事务所来讲是一个好年头,始建于1984年的上海专利事务所将在今年11月!庆祝她的10岁生日。198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虽已有几年,但专利申请及其保护的识远未像今天这样普及和强烈。如果说在当时决定组建这样一个涉外专利代理机构显示了国家决策层的魄力和远见的话。那么日后它的发展、壮大则更显示了这一决策的睿智。

须一平,中国第一代专利事务专家,称其为新中国涉外专利事务的开拓者之一毫无夸张之处,一月中旬的一天,我约访了从建所以来一直任上海专利事务所所长的须一平研究员。

上海专利事务所现在办公地址位于中山北路2650号的上海联合大厦的最高两层内。从须所长的办公室望下去,上海浦东浦西的新貌新景尽收眼底,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是在这样一种气氛里开始了我对须先生的访谈。

话题首先从备受瞩目的知识产权在国内的立法实施情况开始。须所长介绍说:包括商标、专利、版权等内容的知识产权属内立法和实施的时间不长。70年代末期筹备,80年代中期逐步完成立法;82年全国人大通过商标法;84年通过专利法;85年起实施;90年通过版权法,正式加入国际版权组织,最近又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须所长说,知识产权涉及的内容是通过人的智力劳动来构思、发明、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想或产品。原来搞计划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性不明显,智力劳动成果都为无偿占有。现在推行市场经济。:情况、思路就完全两样。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有一系列的法规来使市场有序化。讲到商品交换,须所长认为,人们不仅要承认有形商品,而且要承认无形商品(如设计思想、工艺、商标等)。无形商品一旦流向市场,就需要有一系列法规来保护。

我觉得,须所长关于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法制经济的见解可谓入木三分。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现在国内涉及到侵权、仿冒等无偿占有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案例层出不穷,引出了众多的官司,当事人为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财力,那么该如何制止这一趋向呢?对此,须所长介绍说,现在这类案件一般是采取行政与司法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处置。商标主要由工商局,专利主要通过专利管理机构。目前已有好几个省(如北京、海南)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专司这方面的案件审理。从全国来看,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日益加强,这反映在中国专利局受理的申请每年都在递增,同时取得专利权的数量也在日见增多。上海专利事务所是一个面向国内外,专门从事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及其有关事宜的代理机构,我们每年代理的事务(包括专利、商标申请;查询专利文献;知识产权诉讼等)都有大幅度增长。

从有关的材料中我获知,美国专利制度于1790年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在这一制度已涉及每个人的生活。从世界范围来看,专利制度实现了其初衷,即鼓励创造精神,促进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专利制度对现代工业和文明大厦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一个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太平洋沿岸国家,在我们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种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加以全面推行实施的当口,这个国家的决策者十分注重专利制度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上海专利事务所是国内少数几家以涉外业务为主的专利代理机构,建所10年来,该所全体同志通过开拓性的忘我工作。已建立起了良好的国际信誉,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目前该所已同6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设立了分所。去年,专利代理量增长60%;商标代理增长100%,以上涉外诉讼代理量也增加80%。就我所知,上海专利事务所在整个上海科技系统,其声望和效益都名列前茅。此刻,我与须所长相对而坐,我很想借此一探其成功奥秘。

身材魁梧、稳重谦和的须所长一番言谈为我释疑点津:我们的专利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完善息息相关的,两者可以说是相伴而存,比翼齐飞,缺一不可。这是中国或者上海专利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其二是我们所通过这10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队伍。我所现有的100多人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5%以上,他们懂专业、懂外语,是国内第一代知识产权专业队伍。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自己的据点,自筹资金建造了上海知识产权大楼,有了良好的办公条件。

其三是建立了科学的内部管理流程。我们对所内科研管理的目标和口号是:身在国内环境要适应国外标准、国外的工作节奏。如国际上来的传真,我们规定24小时内要处理掉,为此而通宵达旦地干是常有的事。我们所的科研、管理人员已适应了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所里平均每年有1万多件案件在有序地流转,这一切若没有良好的管理是不巧设想的。

其四,我所建立了一个按国际专利分类法分类的专利文摘库,专门订购了美国的专利光盘、美国专利法律状态光盘、中国专利光盘等。从国内来讲,我们的专利文献光盘是齐全的,可为客户提供大量信息资料。

以上须所长所介绍的几点道出了这家国内权威的专利代理机构成功的内在外在原因,然而他却有意无意疏漏了一个主要因素,即他本人在这一事业中所起的作用。据访谈后该所所办王主任提供给我的材料,我知道须先生是复旦出身,专业是电子物理。1979年受国家委托到美国进修专利审查和专利代理业务。1980年回国后即参与组建中国专利局上海分局,1984年起任上海专利事务所第一任所长至今。须先生1991年10月被中国专利局、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专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11月30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市府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在美国进修期间,须先生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题为《国际专利分类系统和美国专利分类系统比较:中国应采用哪一种专利分类体系》的学术论文,提出了中国专利分类系统的构想。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评论说,论文对世界上主要专利分类系统作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分类体系。其后该文被推荐发表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世界专利情报》上。这是第一篇由我国学者撰写的发表在国际知识产权学术刊物上的专利学术论文。

1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极短暂的一瞬,但1984~1994这10年却是我国专利制度从无到有的起步期。回顾这10年走过的路,须所长显得有些兴奋:从我国现有立法的质量看,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起点、水准都是较高的。中国目前已是众多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这10年来,中国已确立了各项与国际接轨的专利制度,培养了一批能担当重任的专利执法专业队伍。下一步的任务或者说最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执法。对此,我们既有信心又深感压力之重。

在谈及维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时,须所长给我举了Lux的例子。Lux是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在国际上的注册商标,在中国也注册过,该公司与上海制皂厂合资,并让这家合资公司使用此商标,同时注册中文“力士”商标。但其后他们发现市场上有假冒,这对他们产品的声誉和销路构成了威胁。于是他们就找到我们上海专利事务所。我们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发现国内有十几家企业参与仿冒,随后即向法院起诉(我们作为原告代理人k最后胜诉,被告赔偿了损失,从而维护了国外商标专有权人的权益。这一案件及其审理结果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使不少国外投资者增加了在华投资的安全感。

除了代理国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及国外委托做检索、打官司的业务外,上海专利事务所的另几项业务是为国内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或检索文献、打官司等提供快捷、优良的服务。另外他们还为国内客户(企业、研究单位、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个人等)申请国内专利、打国内官司等。_

同时兼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的须先生在访谈结束时告诉我,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专利事业将越来越受重视。对一个企业来讲,过去只讲固定资产,拥有多少设备、厂房等,而不久的将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将主要是看其专利量的多少,每年新增专利量多少以及注册的名牌商标又有多少,这些数据将作为衡量一个企业(研究单位)实力的主要指标。

这次对上海专利事务所须所长的访问使我有机会了解在知识产权王国里辛勤开拓着的人们的工作重任及奉献精神。当各行各业的人们还在讨论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时,上海专利事务所的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已在这一国际轨道上运行了多年。我们中国,我们上海,我们千千万万个生活在这样一个与知识产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世界里的人们应该为有这样一批忠诚而杰出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而荣幸和自豪!

(本刊记者江世亮)